本版导读
省总举行扶贫帮困签字仪式
41家大中企业与52家“双停”企业结成帮带对子
本报讯 6月4日,在省科技馆科技报告厅,56枚鲜红的大印分别盖在28份扶贫帮困技术合同书上。至此,我省共有41家大中企业与52家停产半停产企业结成帮带对子,签订扶贫帮困技术合同52份。
今年年初,省总工会决定,在工业企业间开展“大厂帮小厂,富厂帮穷厂,先进帮后进”的扶贫帮困活动。省总以及西安、宝鸡、铜川、咸阳等地市工会和一些产业工会相继成立了扶贫帮困领导小组,抽出了近百名工会干部,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具体组织实施扶贫帮困措施。到5月底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有103家企业参加了帮助危困企业走出困境的活动。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厂长马新在参加省总扶贫帮困座谈会后,先后促成本厂与咸阳仪表厂、吴家堡机械配件厂、泾阳县绝缘材料厂结成帮带对子。咸阳仪表厂由于产品老化,销路不畅,造成连年亏损。去年下半年,陕广厂对仪表厂试行全面承包经营,帮助开发电视机结构冲压件和接插的生产,完成产值134万,利润4.6万,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汉中市水泥厂与汉中市水泥制品厂等六个厂签订的帮带合同已圆满完成。
徐山林副省长出席了这次扶贫帮困会议并讲了话。他指出,省总工会组织开展的扶贫帮困工作很有意义。他要求扶贫要扶到点子卜,在改变产品结构,提高质量,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上下功夫;不仅要治表,更要治里;要一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要双方使劲,不要一头热。
本报实习生 屈夏眉
本报记者 曲亚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