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这样的生活充实”
——记退休老工人寮纪忠乐于奉献的事迹
一个拖着病体、年近花甲的老工人,在退休后的9年里仍像夕阳一样发光发热,他的事迹伴随着神州大地的春风,在西北高原的400多家企业被传颂着。他就是陕西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国家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章获得者寮纪忠。
寮纪忠是机械电子工业部综合勘察研究所机械修理厂的退休工人。他先后系统地自学了《胶粘剂和胶粘技术》、《合成胶粘剂及其应用技术》、《国外粘接》等近千本书刊,可以说是粘接修理的行家里手。1981年寮纪忠因患严重的冠心病提前退休。但老寮没有因病魔缠身而放弃自己的事业,1982年,便开始了抱病义务为省内外企业和人民群众粘接修理的生涯。他筹集1.5万元、吸收4名待业青年在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于1986年12月办起了全省唯一的“西安秦雁粘接技术咨询服务部”。他们注重研究,技术成果频出,使经营范围发展至大到维修机床机车,小到粘接耳环戒指;服务项目扩大到能粘接密封各种钢铁、塑料、橡胶、玻璃、皮革、陶瓷、水泥、砖石、木料、搪瓷、金属等制品。粘接密封强度达到100%。为了支付房租水电费和服务部人员的微薄工资,老寮仅按有关收费标准10%以下收取。并且对亏损企业和人民群众实行免费服务。
老寮对厂矿企业实行上门服务。前不久,西安浐河化工厂一台球磨机水泥座严重破裂,使这个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如果用水泥重新加固,光20天工时就造成60多万元损失。厂方紧急求援,老寮当即前往,采取粘接密封办法,连续奋战两昼夜,使球磨机投入了生产。按规定至少应收技术服务费3000元,但他只收了120元。
寮纪忠的名声传到省外,客户纷至沓来。去年4月,山西阳泉市印铁制品厂来人,说他们厂生产的高级润滑油桶密封的不好,出现漏油现象,导致产品积压,企业濒临倒闭。老寮用强度密封快速处理方法,为该厂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并将这一技术无偿转让给他们,使这个企业起死回生。本来,按规定应收取费用3万元,可老寮说:“人家亏损,我们怎能收费!”就这样3万元服务费一风吹了。最近该厂来信感谢说:由于采用了你们的密封技术,产品不仅有了销路,还远销国外。
1982年春节前夕的农历腊月29日,大雪一阵紧过一阵。老寮的冠心病又犯了,他捂着胸口倚在床头。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他惊起。原来是西安铁路局材料总厂唯一的一台制氧机缸体突然裂缝,停止生产,致使西安至宝鸡铁路全线短氧,医院和工厂告急!老寮一听,二话没说,便支撑着摇晃的身子站了起来。他用微微发抖的手擦了一下满头的冷汗,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踏上了求援厂方的工具车。
连续4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当天晚上就恢复了这条200多公里长的铁路全线供氧。事后,老寮只收下一面“人老心红艺高强,妙手回春谱新章”的锦旗。
9年来,寮纪忠的足迹遍及西北五省区的各大中城市,他像一团火一样,满腔热情地帮助省内外400多家工矿企业摆脱困境,扭亏为盈。其中义务服务的就达310多家,共为群众义务粘接修理和咨询2.6万多人次,为企业节约维修费1000多万元,创造经济效益3.5亿元。为群众节约修理、咨询费6.7万元。而他们的服务队仅收入5.6万多元。一些人不解地问老寮图个啥?老寮乐呵呵地说:“我不图啥,只觉得这样的生活充实。”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