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积极为企业解难潜心搞革新研究
姚福寿31载完成技术革新600余项
本报讯 钳工一直用于零件打磨抛光的手工加工手段今年3月被西飞工业公司技术干部姚福寿采用风动工具机械化方法所替代,这种加工方法不仅质量优于手工加工,工效也提高了两倍。从1959年至今,姚福寿先后完成技术革新600多项,仅去年就搞成革新20项,为企业节约15万元。
姚福寿今年55岁,1954年毕业于南昌320技校。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他发现本公司一些设备满足不了科研生产需要,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驱使他经常深入生产现场,琢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潜心研究设备改造。无论是当工人期间还是转为技术干部后,他进行技术革新的热情始终不减。为提高技术素质,他自费购买了《机械设计手册》、《液压传动原理》和《机械工艺学》等技术理论书籍,设计图纸,计算数据、思考方案,每搞一项革新,他都克服许多困难。1981年,为了解决细长零件加工难题,他接连3个晚上一熬就是半夜三更,终于设计出采用普通铣床快速电磁铁原理解决牵引加工中慢速传动和快速传动脱开的方案。1989年6月,针对“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七〇工程有一项襟翼接头国产轴承强度不够,需要更换进口轴承,在常规工具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他设计出3套工具,同时做了模拟试验,证明该工具符合设计要求,使更换进口轴承的工序一次成功,为企业节约资金6万元。
姚福寿30多年来,潜心钻研技术忘我搞革新,为企业解决了很多生产难题,受到西飞公司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赞扬,多次被评为该公司科技工作标兵和革新能手。 (欧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