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6月09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学点中国近代史 林则徐与龚自珍 鸦片战争始末 编者按 鸦片战争中的鸦片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林则徐与龚自珍

李文举

翻开案头日历,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这个开近代史之端的战争,教人不胜感慨,多少事,多少人,都显现在脑际,这其中自然有林则徐与龚自珍。他们两人一个是钦差大臣、禁烟派的领袖,一个是礼部主事、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一个是头脑清醒、睁开眼看世界的人,一个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的著名思想家。林则徐与龚自珍是要好的朋友,观点相同,目标一致,爱国、御敌、更法、进取,将他俩牢牢地系在一起。

公元1838年,林则徐受任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离京时,龚自珍写了一篇《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一文,为他壮行。文中提出了三点决定义、三点旁义和三点答难义,明确中肯,坚决周密,把禁烟的重大目的、意义、需要采取的果断措施,严密防范的办法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长远打算,抒发得淋漓尽致,无怪乎林则徐读了以后,不禁由衷赞叹,“非谋识宏远者不能言,非关注深切者不肯言也!”

林则徐与龚自珍都是在国家遭到侵略,国运垂危之时,挺身而出,合力同心,以满腔的热血挽狂澜于既倒,解万民于倒悬,尽管救国失败,林则徐被革职查办,龚自珍受到上层官僚的迫害,愤然辞官南归,然而他们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打击外国侵略者气焰的英雄气概,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在《河殇》中鞭笞祖宗无所不尽其及,极力鼓吹要赶上国际大潮就得金盘西化,就得以“蓝色文化”取代“黄色文化。”更有人叫嚣应改变“中国人种”,变祖国为“300年殖民地”等等。林、龚二公若地下有知,定会对这群不肖子孙切齿痛恨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历史前进的潮流不可阻档,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朝着民主、富强、和平、幸福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迈进。“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优流,一泻汪洋。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这是梁任公(启超)的预言,如今已变成现实,常怀忧国忧民之心的林则徐与龚自珍,也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