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始末
舜铭
十八世纪末期,欧洲大陆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其中英国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以前所未的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784年,第一座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纱厂建成,大机器工厂迅速代替了手工业工场。由于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英国军队装备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配备强大炮火的战舰遍于世界各大洋……。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也是对殖民地进行掠夺和剥削的过程。在亚洲许多国家被变为殖民地后,地大物博的中国自然便成为侵略者眼中一块鲜美肥肉。此时的中国,表面上支撑着天朝大国的门面,实际官吏贪污横行,政治腐败,财政拮据,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完全是一幅没落景象。
在各种软硬兼施均失败以后,英国便利用鸦片作为打开中国门户的工具。据1835年的估计,国内吸鸦片的人数大约有二百万人以上。鸦片使城市工商业和农业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家的政治经济发生了严重危机。1838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将二百余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海滩,并且要外国侵略者具结保证永不再贩鸦片。禁烟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
禁烟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大为恼火,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疯狂地说,对待中国“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经过一番准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中国广东海面向中国发起了武装进攻,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了。
林则徐率广东军民英勇抗战,号召人民“如英夷兵船进入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这就大大鼓舞了人民奋起抗战的热情。英军在广东吃尽苦头,占不到便宜,只好放弃广东,沿海北上,一直打到天津海口,逼近京师。道光皇帝被英军武力恫吓所动摇,“劝慰”英军退回广州等候谈判,并将林则徐革职。
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发动进攻,攻陷广州大角、沙角炮台,代替林则徐职务的直隶总督琦善私与英国签订了割香港赔款的《穿鼻条约》,从此虎门要塞洞开,英军长驱直入。道光皇帝下令对英宣战,派御前大臣奕山开赴广州,将琦善锁拿进京治罪。孰料,奕山与琦善是一路货色,在英军攻陷虎门炮台,炮击广州城垣时,奕山竟大竖白旗,投降了英军。琦善、奕山的投降行为,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反对,三元里等处一百零三乡的人民自动组织起来严惩英国侵略者。
英国侵略军在先后攻占吴淞、上海、镇江后,1842年8月,将舰队开到南京江面,炮口对准南京,扬言攻城。清政府腐朽统治集团在侵略者的凶焰面前吓破了胆,违背全国人民坚决抵抗的愿望,派耆英、伊里布等在英舰汉华丽号上与英国签定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主要内容:(1)割香港给英国;(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五处通商口岸;(3)赔偿英国两千一百万银元;(4)英国货物进出口纳税需双方协定;(5)英商可以在口岸自由交易,不加限制。
《南京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开始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斗争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