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6月1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今日虎门 图片新闻 脸的遐想 “娃,我来了” 雄关嘉峪 自贡龚扇 西江月·刘家峡水电站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娃,我来了”

铁岭

人常说,“和气生财”,洛南县工商银行中街储蓄所的确生了财,可财是咋生的?

这个位于县城老街的小小储蓄所,虽只有一间门面,可十分引人注目。进了营业室,当我还没有来得及细心观察时,忽听门外有了人声:“娃,我来了!”我被这叫声吓了一跳,这叫声中带着一种神秘、气强、命令式的口气,我猜来者是这所内工作人员的长辈,单凭这语气也不难辨出这是一家人中特用的称呼,抑或是位有面子的贵人,要不然能在这红火的银行里安排儿孙。当我还在猜测时,只见所内上班的四女一男中,急忙走出来一男一女。好家伙,一个小所就有两个亲戚,可当他们扶着一位七八十岁的乡下小脚老太太走进来后,这下真把我搞懵了。

经过他们一番对话,我方知这乡下老太太是来这存款的。

在了解情况过程中,女所长刘彦君谈起了这叫声的原委:她们所有农村储户几千人,光上了年纪的就有几百人,由于长期来所存款建立了感情,只因所里人都年青,这时间长了顾客也不再称同志和张三李四之类的代号了,只喊所里的同志为,“这娃,那个娃”的通称,天长日久了只要在门外喊一声这娃或那娃,所里的同志就能根据喊声辨出来人的年龄及身体情况,我眼前来过的老太太上台阶需人掺扶,听说这老太太已在这存款多年了,他家离城近十华里,进了营业室还要洗脸喝水休息。

当我问起他们的服务顾客还有什么要求是时,刘彦君说:“是顾客鼓励帮助共同创造完善了服务内容。”他们在营业室内配备了脸盆、毛巾、香皂、茶叶、老花镜、开水、休息椅,夏有扇子、冬有火盆,看着这些,不象银行,倒活象一个旅社或者免费茶馆。可这个所的业务量由87年存户27085户、88年30700户、增到了眼下的54000户,三年中存户增加一倍,天知道这些额外的服务项目吸引来了多少个顾客,可这些毛巾、香皂等,都是所里这娃那娃掏腰包买来为顾客用的,这个所有个做好事不声张的习惯。

在洛南县城满街都是储蓄机构的新情况下,靠服务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全所七人耍了个胆大,破天荒地想出了一招,根据这里人们的两顿饭习惯,乡下人进城早,回家晚的习俗,他们每天早开门一小时,晚关门一小时,这一招还真灵,多吸收存款200多万元,为储户带来了方便。而他们七人没有要一分钱的加班费,不比行里其他同志多拿一分奖金。他们只有一个意愿,为储户负责。

听所里的同志告诉我,有一次一位干部存单被盗,上午来所挂失,下午小偷来冒领存款时,值班的刘所长便一边喊人一边追了出去,她不顾个人安危,将小偷抓送到公安局。85年以来他们共堵塞冒领存款34起,挽回金额52000元,有一位外县的顾客了解到这个所的安全情况后将15000元存入。有几十人带着感激的礼物来感谢他们,他们却不收一分钱的礼物。

在洛南县城中,虽有15个储蓄机构,全商洛地区也不知有几百个储蓄机构,可他们存款余额跃居全区第一名,荣膺全区第一家“全优标准化储蓄所”的殊荣。难怪有顾客留言:

一张窗口四季春,每逢储蓄喜煞人。不图钱财积万贯,却为热情服务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