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6月16日
第2版
02

“他,我们大伙儿信得过”

——记宝鸡石油钢管厂挂吊工杨云波为职工代言的事迹

1990年3月26日,宝鸡市渭滨区第58选区投票结果揭晓:杨云波以3006票的绝对优势,当选为第十二届区人民代表。广大职工喜形于色,从心底里向这位普普通通的挂吊工祝贺。

1988年10月中旬,杨云波径直来到新任宝鸡石油钢管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潘茂祥的办公室,向老潘递了一份“意见书”。在“意见书”里毫不隐讳地道出了他的担心:“生怕哪天钢管厂这棵葱郁的大树被风刮倒,被人挖倒,被自身的‘病虫害’蚀倒,‘皇帝女儿’变成‘叫花子’”。“意见书”从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谈到振奋广大职工的革命精神;从坚持公正、公平原则的管理思想,谈到赋予职工参与企业决策的民主权利;从一个当代企业家应有的远见卓识,谈到一整套充满人情味的管理方法。洋洋洒洒21条数千言,字里行间充满他心灵深处的主人翁精神;老潘认真地研读了“意见书”,并委派干部科找杨云波交换意见。同时将“意见书”批转宣传部,建议在《工作简报》上发表。

新来乍到,就遇上这么一个“管得宽”的好工人,老潘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此,他和杨云波交上了朋友。

1990年2月下旬,厂第十一届二次职代会召开了。作为职工代表的杨云波一口气说出了6条意见,在会内会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普遍重视。

杨云波所在的储运科有一个作业区,由于设施比较差,直接影响到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自上届职代会提出这个问题后,有关方面虽作了一定的努力,但“夏季热、冬天冷、地面积水随处淌”的现状,并未彻底改变面貌。常年累月在第一线“三班倒”的杨云波,熟知生产中的问题,了解“哥儿们”的甘苦。他尖锐地批评了主管部门办事拖拉的作风,呼吁他们能够到现场去办公。随着该厂经济效益的提高,职工的住房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杨云波看到了一批又一批乔迁新居的职工的笑脸,更注意到了相形见绌的“母子宿舍”,她们的负担重,住房差。于是,他又为这些母子们呐喊了一阵子,并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设想。

杨云波同志关心工厂的兴衰,关心职工的生活,难怪人们一提起他,就竖起拇指称赞说:“这样的职工代表,我们大伙儿信得过!”

别看杨云波1.8米的大块头,他可是个极富感情的细心人。厂技术能手、储运科工人陈发群的妻子患小脑神经共济失调症,卧床达13年之久。钢管厂工会虽多次给予困难补助,陈发群仍债台高筑。近悉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可通过手术治疗此病,但住院的巨额费用却压得陈发群一筹莫展。为了帮助他度过难关,杨云波在慷慨解囊的同时,亲自起草了一份动员全厂职工为陈发群募捐的倡议书。倡议书随着3月的春风,点燃了人们心灵的友爱之火。数千元捐款送到了陈发群手里。

月上柳梢头。杨云波还在夜伏案头,专心赶写一份材料。他对笔者说:“我要把姜谭路职工、居民最关心的环境污染、文化教育和青菜篮子三件大事,尽快搞成提案交给区人代会,当好大家的代言人。”

(张天麟)26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