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有权不谋私 十载两袖清
——记西铁分局劳资科干部何发军
这几年,社会上有这样的顺口溜:“个体户,方向盘,劳资干部税务员”,把这些喻为有油水可捞的工作。可西铁分局劳资干部何发军却反其道而行之。
在劳资科,何发军专管工人调动。西铁分局有8万人,每年申请调动的工人有6000人,这些都得从何发军手里过。所以,何发军走到那里,那里都有人向他笑,很多人都想知道他家住在那里,都想给他送点什么东西,何发军要发财,那真是太容易了。但是,何发军当了10年劳资干部,没收过别人一分一文的东西。是他富吗?不,一家5口,全靠他一人养活,至今家里铺的粗布单,盖的是粗布被,一件象样的家用电器都没有。他做人有个原则:“公道办事,本份做人,为困难职工服务,不义之财不取。”
西安机务段孟塬折返段板道员李桂富,儿子在韩城工作,儿媳在孟塬铁路公寓工作,儿媳的母亲患有精神病,奶奶双目失明,下面还有一个6岁的小弟弟,一家老小,全靠儿媳侍候。李桂富觉得儿媳艰难,便想把儿子调回孟塬,帮她一把。但现在调个人谈何容易,听说至少要花个千儿八百。“花就花吧!”李桂富一咬牙,带了两瓶西凤酒,两条金丝猴烟,找到何发军家。老何把脸一沉,说:“我有个规矩,带东西不准进我家的门。”李桂富提着东西呆呆地站在门口。看到李桂富尴尬的样子,何发军缓和了一下语气说:“有困难就实事求是讲,今后不要再搞这一套,事情该咋办就咋办。”李桂富提着东西悻悻然地走了。回到家,儿媳妇嘟嚷开了:“你也太吝啬了,要办调动,靠你那一点烟酒能解决问题?”李桂富“恍然大悟”:“噢,人家不收是嫌少啊!”第二天他又买了4瓶酒,一提包罐头提去,何发军二话没说,一把将李桂富推出房门。李桂富还不死心,想,这些人洋玩意不缺,可能需要农副产品。第三次他提了满满一篮子鸡蛋,乘老何不在,对老何的老母佯称是老何让捎的。老人说:“既是发军托你买的,你就让他提回来。”李桂富再一次碰了壁。过了10个月,儿子调动仍无消息,实在叫李桂富犯愁,左想右想,除过送礼还是想不出别的办法。李桂富决心大送一次,他拿了4瓶酒,8斤腊牛肉,外加500元现金。何发军一看,两眼圆睁,一把将500元打飞:“你这不是糟践人吗,你儿子的事当办也不能给办了!”出了机关门,李桂富仰天一叹:“老天爷,这不是硬硬地把人往死里难吗!”
可是连李桂富也没想到,过了20天,儿子的调令下来了,捧着调令李桂富一家人激动的全哭了,也深深懊悔不该隔着门缝看扁人。
(玉国 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