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7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航空痴情人 也说出名 图片新闻 高考评卷志感 我国古代的人口普查 图片新闻 访仙游寺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访仙游寺

贾晋华

仙游寺座落于终南山脚下的黑水河畔,在周至县二曲镇以南三十五华里处。

据友人讲,此地乃隋文帝避暑的行宫,想必非寻常之地了,于是乘车前往。车至石滩,开始步行,与友人相伴沿河畔上行数里,在河水的转弯处看到了仙游寺。远远望去,青翠一片与云间相绕,几处青舍茅屋隐约在这绿色之中,四面环山,中间一水,微波潋滟,真不失为幽静之地。

潺潺的黑河水从寺的后山流出,绕过仙游寺沿山脚流去。河床宽不足百尺,河上有一座桥,说是桥,其实就是搭在河里石头上的一根圆木,周围缠绕着藤枝,两边长满了青苔,湿漉漉的。独木本就难行,加上又湿又滑就更难过了。欲访仙游寺必过此独木,我虽胆怯,也只好硬着头皮,步幅摇晃挨过了危桥。

仙游寺因年久失修已无围墙,几处遗迹与村中农舍相连,偶尔还可以看见围墙的断壁残垣。我们径直来到古塔前,塔的顶端不知何年何月早已毁掉,塔角残落,风铃也荡然无存了,上面长满了青草,古塔依然是青色的,隐约可见昔日的风采,我们来到寺庙的大雄宝殿前,只见门上挂着一把铜锁,一打听才得知道士出远门进城去了,遗憾之余便浏览起大殿处的几块石碑来,其中一块上记载着道光年间文人黄蕴绵游此地写下的诗句,“赞独木桥”甚觉有趣:“独木架危桥,坡公曾怯度,我来河水消,屐齿稳平步。”不由得想到刚才自己过桥的情景便知胆怯非我之一人了。

大殿右侧独立一竖碑,碑文记载着清光绪年间渭南知县吴曾宽与周子考证仙游寺寺名的来历,其中周子日:“隋文帝作仙游宫于终南山黑水之上,以时避暑,唐咸通年间改名为寺。”看来仙游寺确系隋唐时期留下的古迹了,汉有挚恂、马融读书之室,唐有岑参、白博绍游之篇,大殿里尚存李白诗赋石刻,白居易在任周至县尉时,就常爱此地,著名的“长恨歌”就是诗人在仙游洞里观其岩石柱酷似杨贵妃,而触憬生情,一夜间写下的旷世之作。

夕阳西落,几缕农舍的炊烟随风飘向寺庙上空,从山坳处进来的余辉,照着从田里四村的农夫,静了一天的村庄开始热闹了,女人们忙着做饭,男人们聚堆聊天,憨厚的语言不时激起朗然的笑声。他们见到山外来人更是夸耀此处的地灵。如今黑河就要流入西安了,他们更加显得骄傲,透出一股情不自禁的自豪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