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邹老头的一双手
在西北国棉二厂,有个名叫邹来发的老头子。他长着一双难看的手,手指细长,骨节凸出,肉刺横生,皮肤粗糙得像枣树皮。可就是这双手,已经自制试验工具100余件,把凌乱的棉花治得服服贴贴,并且严把原棉进厂关,为工厂向产地索回赔款129万元。
今年56岁的邹来发,1956年进厂,因为他原先曾在毛笔厂做工,因此一进厂就被分配到厂棉检组任品长检验工,他一干就是34个年头。34年来,他苦练基本功,1965年还在全省棉花品级长度技术比武中夺魁。他单凭手感、目测就能估计出棉纤维的细度、成熟度和原棉的含水率、含杂率。34年来,就有40万吨原棉经过他的手,却没有一批次棉能从他的手中溜过去。一位领导同志拉着邹来发的手风趣地说:“别看老邹的手长得难看,其实值钱着呢!他的手松一松,咱二厂就得出去几十万;紧一紧,就能回来几十万。”
今年3月份,河南省兰考县运往二厂1009包自购棉,经检验全部低于名义品级长度。当邹来发的检验结果报出后,卖主着了急,忙从内衣口袋掏出准备好的一卷面值50元的人民币,硬是往老邹手里塞。但身为共产党员的邹来发却丝毫没有动心,他黑下脸来,冷冷地说:“这是公家的事情,你们怎能这样搞!”仅此一项,邹老头就为工厂索回金额7.16万元。 (信军 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