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积极培养 严把“五关”
国棉五厂一批入党积极分子成为班组骨干
工人党员占纳新党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六点五
本报讯 西北国棉五厂党委注重加强对生产一线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截至目前,生产一线的432名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已有75%成为班组“三长五员”的骨干。
近年来,这个厂党委制定并严格实施《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新党员纳新到预备党员转正,已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和程序化。在培养、接收新党员过程中,他们坚持把好“五关”:一是培养教育关。厂党委坚持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脱产培训,各支部每月组织积极分子学习或上党课。二是考察关。党组织有意识地给积极分子压担子,放到关键岗位经受锻练和考验,全面考察其思想品质、政治立场和现实表现,每季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三是预审关。党支部在履行纳新手续前,先将发展对象全部考察、政审材料报组织部,经组织部调查了解情况并预审合格后,发给入党志愿书。四是讨论关。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接收新党员时,与会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然后举手表决,作出能否发展的决议,报党委讨论审批。五是转正关。建立“预备党员考察表”,加强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跟踪考察,每季填写考察情况,预备期满后全面衡量,讨论能否按期转证。
由于该厂党委坚持从入党积极分子抓起,尤其是加强对一线工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并严格把关,形成了较完整的积极分子梯次结构和队伍,保证了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全厂现有8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其中有290多名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近三年来,这个厂发展新党员259名,其中一线工人党员占纳新总人数的86.5%。目前,这批新党员都已成为生产和工作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本报通讯员 郭晓红
本报记者 桂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