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10月13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深受工人喜爱的影星 唱错了的调 秋高气爽话咏菊 图片新闻 州官与灯节 谜语 夏建松 你知道你为谁而拍 小溪 全身长鳞的人 八一厂新片《龙云与蒋介石》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秋高气爽话咏菊

张骅

菊花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周代《礼记》一书中已有“菊有黄华”的记载。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艳丽多姿,不怕风霜,与松、竹,梅并列,有“四君子”之称。所以自古以来,爱菊、养菊之风久盛不衰,咏菊之诗,也就应运而生。

菊经风霜而独艳,被誉有君子之风,受人推崇。宋代郑思肖的《画菊》诗,是歌颂菊花品格的代表作: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成为个人志趣追求的代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爱菊成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千古流传。他所写的《菊》诗体现了以花见人的高风亮节: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枝,

卓为霜下杰。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号称“冲天大将军”作了两首有名的菊花诗。其中一首《题菊花》写到: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抒发了他坚强的革命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另一首《菊花》诗,据后人考证是黄巢赶考落第以后的喻志诗,文笔豪放,气魄磅礴,成为咏菊的上乘之作: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明代朱元璋也写了

一首《菊花》诗:

百花发时我不发,

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

遍身穿就黄金甲。

显然步黄巢之后尘,以抒辖天下之慨。

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不落俗套,立意新颖: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南京的严粲,写了一首《闰九》的诗,叙述了他两次赏菊的心情,

构思奇巧,文意曲折:

前月登高去,

犹嫌菊未黄。

秋风不相负,

特地再重阳。

此外像北宋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骄霜枝”,南宋赵师秀的“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明代鲁渊的“蓬鬓转添今日白,菊花犹似去年黄”等,都是咏菊的名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