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秦儿女战“引大”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开山炮声,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第三工程处的500名职工拉开了“引大(大通河)入秦”(秦王川)的战幕。一年半来,这支劲旅披星戴月,艰苦奋战,不断刷新着施工记录。继上半年隧洞掘进突破400米之后,前不久又创造出掘进615米的好成绩,受到铁道工程总公司的通令嘉奖。
“引大入秦”工地地处祁连山脉南端,位于兰州市西北,是世界银行贷款、国际招标、甘肃省投资修建的目前西北最大的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总干渠全长86.94公里,总投资10.653亿元。这一工程1993年建成后,将灌溉100余万亩农田和林草地,年直接净增收益可达2.81亿元。工程任务光荣而艰巨,去年4月开工后各种困难接踵而至:石质坚硬,造成机械超常磨损,装载机的铲斗、跑板平均每天磨损一毫米多;地质复杂,26号洞先后发生大小塌方56次;资金紧缺,连续4个月发不出工资,职工靠打借条吃饭;交通困难,供应维艰,职工们常常就着盐水、大葱就餐……
4年半的工期,1.8197万米的隧洞开挖任务,这一国际招标工程压在了每个职工的肩上。“确保工期、争创一流”,“为西北人民造福”的口号成为工地500名三秦儿女的共同心声。司机郑志闪连续奋战48小时不下火线;电焊工骆西伦一次挂网焊点600多个,汗水湿透了衣裳,火花烧伤了皮肉,高空作业他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处长马登峰亲临一线蹲点,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家属住院就医也顾不上照看;还有好几位工人因单位发不出工资未给家里寄钱,爱人来信质问要离婚,有的父母起诉到法院……500名三秦儿女,我们英雄的筑路队伍,在这块土地上,用辛勤的汗水,用火热的青春和献身四化的热情,为人民而默默地奉献,顽强地拼博。
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工会副主席李春旺视察引大工地时,曾为三处职工的艰苦创业精神洒下了热泪;局长孔庆云、中国铁道部总公司总经理翟月卿,称赞他们是铁道兵有史以来完成隧道工程量最多、质量最好的队伍。 本报通讯员 豆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