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加强培训 建立网络 完善制度 注重信息
水电三局加强质管工作 提高工程质量
本报讯 多年来,水电部第三工程局坚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了工程质量。该局先后参加或独建的8座大中型水电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其中石泉水电站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石门水库获部优质工程奖。他们承建的阿尔及利亚库尔丹水利工程,也受到了该国有关方面的赞扬。
——教育和培训先行,强化职工质量意识。1980年以来,他们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知识竞赛活动。到现在,该局共有10700多人参加了TQC基本知识培训,其中8680人取得了合格证,占全局人员的61.4%,取证率近75%,超过了我省创优质管理奖应达到的60%的标准,并培养出60名国家、部或局级TQC辅导员。
——完善组织网络,理顺质量管理体系。从1987年起,他们在健全“三级质量安全检查体制”的基础上,成立了两级质管领导小组和质管协会。目前,全局共有质管专干250多人,兼职质管人员数百人。到今年上半年,全局注册的QC小组已达256个,共计1420人。其中有16个小组先后20次被省、部或国家表彰为优秀小组。
——健全质管制度,把好质管关键环节。他们建立了以主体工程施工为龙头的“一条龙”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了以质量为中心的劳动竞赛,实行了以质量否决权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和质量评比奖罚制度,为了保证按月兑现,局里还从工资金额中提取30万元作为质量奖金。他们按照各级职能,确立工序管理点,在关键工序设控制站、点,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该局主体工程的优良品率,由1984年的38.9%,提高到今年1至9月的86.5%。
——拓宽信息渠道,加强质管信息利用。该局注意搜集整理原材料动态、基础处理、主体工程工序、金属结构制造和安装、机电设备安装、砼预制件等质量信息。为了搜集和处理好这些信息,他们还形成了指令、动态、反馈的闭环信息手段,并开发了20余台微机用于质量管理。1987年以来,他们每年召开一次QC小组成果发布会,交流和推广了59项质量管理成果,共创经济效益550万元。
(本报记者 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