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1月17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雍城情 读史随想 图片新闻 《志愿军战歌》的诞生 椰岛黎人 彭总在西安师范 图片新闻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雍城情

王晓梅

凤翔,古称雍,战国时的秦穆公曾在此建都,后葬于此。至今,秦穆公墓仍是凤翔的一大古迹。至于为何将“雍”改为“凤翔”,其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人们惊奇地发现在银妆素裹的雍城边竟有凤凰的足印。循迹找去,终于发现在城中的一池碧水边,有只美丽的凤凰正在饮水,待喝足了,便振翅高飞而去。当飞到雍城和岐山交界处时,这只神鸟竟驻足朝着雍城方向连鸣三声,然后才翩然而去。“凤翔”因此而得名。凤凰曾喝水的那个池塘,便名“古饮凤池”,也就是现在的“东湖”。

凤翔是我的故乡,以前似并未看出它有什么可爱之处,心想一个小小的农业城,能有什么发展前途,贫穷落后,只能靠种粮为生,要富,可真是太难了。然而,当我从大学毕业,重返故里时,它的变化使我惊喜不已。拓宽了的街道,干净卫生的小吃,公路边林立的高楼、商店,还有街心花园中雕塑的展翅高飞的凤凰,无不显示出她的魅力。通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故乡的偏见,还爱上了它呢!

那是去年夏末,我在县外贸公司临时做事。一次,香港的李小姐来公司订购草编工艺品,从她口中得知,在我看来很普通的用麦秸编制的小人、桃子、花扇、吊篮……,在国外却是抢手货。李小姐是香港丽怡装饰品有限公司的采购员,她们经营的室内小型装饰品,象圣诞树上点缀的小彩灯,就是用草编小人及其它小玩意经过再加工而成的,很新颖,特别受外商欢迎。李小姐对我说:“凤翔的草编制品颇具特色,而且便宜、别致,很畅销。公司订你们的货最多,我已是第二次来凤翔了!”我听了不禁欣然。又想起在外贸公司工作的哥哥曾对我说过,近几年才兴起的这种用麦秸、苞谷皮经农家妇女巧手编织而成的家庭用装饰品,已打入广交会,出口欧美十几个国家,受到外国人的普遍喜爱。没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竟也有不凡的能人巧匠。

由此我又想起一首流传已久的民谣:“凤翔有三宝: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这姑娘手便是指凤翔姑娘草编、刺绣和剪纸的一双巧手。雍城这块黄土地,自古就地灵人杰,尤其是姑娘媳妇们个个心灵手巧,那剪纸栩栩如生,草编活灵活现,刺绣更是巧夺天工。那手确实是名符其实的一绝。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提西凤酒,它以其甘醇的酒香,迷醉了多少的饮酒人,曾被作为国宴用酒而享誉国内外,不能不令人骄傲!

应李小姐要求,在她临走前一天,由我陪她在凤翔县城观光。

一路上,我边走边向她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她对什么都感兴趣,好奇地问这问那,并不时地发出赞叹:“太好了!”、“真棒!”“变化好大哟!”

在去东湖的路上,我又介绍了东湖的历史,它的各种动人的传说,它的今昔。李小姐都听得入了迷。当年,宋朝大文豪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在古饮凤池上筑堤种柳,广建亭台楼阁,湖内养鱼种荷,使得亭台楼阁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更显得富丽幽雅。据说苏轼在去杭州赴任后,又以东湖为原形,修建了瘦西湖,人们便称她们为“姐妹湖”。

看了东湖,又听了我的介绍后,李小姐赞叹道:“东湖虽不及西湖美,但它却是独一无二的!”

临别,我买了也是凤翔特产的彩绘泥塑的小老虎和一张戏剧脸谱送给李小姐作纪念。她看着形象逼真的两个泥塑,高兴得连声道谢,并说:“我回去征求一下总经理的意见,说不定下次再来,还要订一批彩塑呢!”

我欢迎她再来,也相信她还会再来的,因为凤翔有那么多好东西在吸引着她,等待着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