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3月02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一位藏族妻子的爱 学说话 图片新闻 电话语言与人的性格 注意黑色素瘤 新中国的珍稀邮票 亲自 口香糖泡泡糖含毒 做读书笔记十法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学说话

咸阳795厂子校 苏江

乍一看题目,您准会大吃一惊。这位怎么连说话都不会?其实,我这里的说话是指说一口地道、标准的普通话。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作。我是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事业心挺强,业务上也过硬。可就是普通话说得不好,总有点那个醋溜味。我一直也没把这当回事儿,谁叫咱是“老陕”呢?

那次全市语文大赛,我夺魁呼声很高,可没想到竟以两分之差痛失榜首。问及评委,人家告曰:普通话一项,我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得了最低分。这下可傻眼了,我一直没在意的“小题”,这下真让人家给“大作”了。为此,我心中好不难过。

可话说回来,这也真是自己的弱项。这个“丑”此时不揭,早晚也得揭。于是,我一咬牙,发誓非攻下这个“堡垒”不可。这样,我的业余生活中又增加了一项崭新的内容——学说普通话。广播、电视中的播音员成了我最好的老师,每天的新闻成了我的“保留节目”,我是天天听、天天学。还拉着妻子当“裁判”,看我学得象不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我的普通话居然说得有点门道了。赵忠祥的深沉,陈铎的幽默,虹云的亲切,张晓的明快,丁凡的开朗,都使我受益非浅。渐渐地,不但妻子夸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连学生也说,老师读起课文来更有味了,更让人爱听了。

去年,我在有一百多人参加的教师讲演赛中,以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登场,获得一等奖。这对别人来说也许算不得什么,可我回想起学说普通话的日日夜夜,深知这奖励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