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4月02日
头版
01

攻关破隘“王老总”

——记全国彩电国产化先进个人王克颗

在国营西北机器厂里,有一位被称为“王老总”的人,就是全国彩电国产化先进个人,该厂原总工程师王克颖同志。他就学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毕业于新中国刚刚诞生之时,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并不很好的西北机器厂里,呕心沥血,一干就是40年,为我国的电子基础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早在60年代,王老总就组织科技人员研制了“〇”级蜗轮,被推荐在全国展览会上展出。他领导研制的组合夹具,由于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被当时的四机部4次向全国推广。70年代,他研究出了接插件和石英晶体生产线,他主持设计并生产出我国第一代Ⅰ型Ⅱ型十一Z位电视机玻壳压机,从而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玻璃壳压机的历史。80年代是我国电子产品腾飞的年代,他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电子基础工业战线上的老兵,看到国家每年要拿出6亿多美元到国外买彩管以满足国民的彩电热,他再也坐不住了:难道我国就不能自己制造彩管吗?!凭着老一代科技人员那种炽热的中国心、责任感,王老总又在国家彩电国产化的事业中奋力拼搏了。近年,西机承担了我国5条彩管生产线关键设备的制造任务,可以说每条线上都洒下了王老总辛勤的汗水与心血。1987年5月间,在为河南安阳彩管生产线研制研磨机上的研磨盘时,由于这一零件体积大、精度要求高,厂里职工都认为,本厂无能力加工。本厂也先后两次派人联系外协加工但又无人承接。按合同规定每拖后一天交货要罚款3万元。一时间全厂上下感到压力很大,并作了吃官司的准备。此时此刻王老总被请了来,他经过7天时间的认真调查研究,详细消化图纸,肯定地作出了本厂能够生产的决断,厂领导提着的心总算是放松了一点。接着他就率领技术人员和工人,很快突破了技术关键,经日方验收,研磨机完全符合技术要求。据统计,他在为实现彩电国产化攻关中,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攻克了147项重大技术关键,完成了65种233台(套)设备的研制任务,为国家节约外汇近千万美元。

1988年,因年龄和身体的原因,“王老总”从总工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依然以厂为家,忘我拼搏。

他患有高血压症,过于胖重的身躯使他上下一次楼梯便气喘吁吁,吃一餐饭即是在数九寒天,他也会汗流满面,常常是走一天下来,腿变粗了,脚变大了,然而在该厂近200亩大的场地上,他仍然整天在不停地走着、忙碌着。有人不解地说他都那么大年纪了,还那样干,图个啥。“王老总”却豪爽地说:“我虽然老了,但脑子还没有衰退,自我感觉良好,还能为国家做点事,我不准备把一生的实践经验带进棺材里去。”1988年以来,该厂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王老总不仅参加,而且是骨干。连续3个春节的20多天节假日,他都是在生产线上渡过的。为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攻关破隘,做出了突出成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王老总”以自己迟暮病躯的光和热,谱写着自己为祖国电子工业奋斗的新篇章。(朱浩 文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