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4月16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一盏亮在心中的灯 关于桃花的杂感 图片新闻 台湾的股票市场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关于桃花的杂感

屈超耘

春风轻吻着山原,春雨洒绿了郊野,桃花次第开绽。面对它摇曳的倩姿,想起世人对它的议论和评价,我禁不住要写这篇翻案文章。

谁都知道,桃花是春天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春天的千紫万红,固然和别的花有关,桃花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东风昨夜醇如酒,吹得桃花满树开。”把桃花和春天交织到一起,成为一幅秀美的画。“三月碧桃惊动人,满园光景一时新”,表现出桃花特有的丰采和韵味。“何似溪边小桃李,向人膏面出风姿。”说明桃花有其独到的柔媚。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又表现了它的妖冶。至于王安石的“蟠桃移种杏园初,红抹胭脂嫩脸苏。”简直把桃花比成春天的维纳斯了。

是时运不济还是别的,桃花虽然是美的代名词,千古以来却被一些人目为轻薄、趋时的俗物。他们常常在歌颂梅、菊等花的同时,不伦不类地把它当做“反面花物”进行批判。如说:“莫夸春光欺秋色,未信桃花胜菊花。”如说:“人怜红艳多应俗,无与清香似有私。”好像世界上桃花是专门为讨好春天而开的。更有人恶毒地咒骂它:“红红艳艳能几时。”

依我看,桃花是值得称赞的品格高尚的伟大之花。春天来了,百花竞开,在这花的海洋中,桃花既不抬高自己的身价,又不把自己当成“阳春白雪”,待价而沽,而是顺应时代之潮流,和百花一起打扮这美丽的世界。春天去了,不少妖艳的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给人“人去楼空”之感。而桃花开后,却悄悄给枝头留下一串青果。待到南风一吹,肥大的桃子是人们不可多得的果品,谁吃了它都感到香甜可口。正是因为这样,连王母娘娘都看中了,专门一年一度大摆蟠桃宴,用它招待各路大仙。仅此一点,桃花就比梅花菊花不知要强多少倍。

那么,为什么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桃花竟落到这个地步呢?戳穿了说,那是在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得不到重用,心里有一股闷气,出于他们的清高和耿介,这才一味地以菊梅诸花自况。说什么“菊花到死犹堪惜,桃花虽红不奈观”。桃花,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拉来作“大批判对象”了。其实,他们所谓桃花的媚俗、趋时,恰好是桃花和时代 潮流合拍的表现。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功。”愿桃花成为世人尊敬的花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