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班组的核心人物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雷秀芬
本报记者柳江河
去年,渭南地区棉纺织厂细纱车间丙班四组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光荣称号。最近,我采访了该组组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雷秀芬。
雷秀芳芬在的组看管着9台50年代老掉牙的纺纱车,本来就不好使,车间给她们调整了车,她把好开的车让给了别人,她所在的组看管着更不好使的纺纱车。谁干活还不想轻松点。可重活、难干的总得要有人干呀。雷秀芬就认了这个死理。她是摇车长,落纱全凭手摇。设备陈旧,就是小伙不使点力,也别想摇动。我也试过,第一次没摇起来,第二次虽说摇了起来,但也挣了个脸红。可她一个班最少要摇车95次,下蹲180多次进行纱车定位。开始时,两只胳膊一起使劲也摇不动,一个班下来,胳膊一动钻心疼,两腿迈步也困难,全身就象散了架,碰哪儿,哪儿难受。可这活儿总得有人干呀!以后,她慢慢摸索,现在是易如反掌。
这9台纺纱车开起来,练车、缠辊、断头,毛病多得要命,雷秀芬也暗中叫苦不迭。可她就是凭着一股倔犟的性格,心一横,手脚放了个勤快,多跑几趟路,多接几个断头。她一会儿帮这个接头、换纱;一会儿帮那个插管、清洁,成了“全组飞”,那还不是为了班组这个整体。组里的姐妹说:“秀芬总是闲不住,谁还好意思歇着。”全组12名姐妹,在这位核心人物带动下,也不分工种,互帮互助,谁的工作忙,大伙便会主动伸出一双温暖的手,使每个人都能感到一份温暖,一份爱。现任的工会小组长冯西玲就深有体会。她是被别的组“组阁”下来的人。她说:“在这个组干活是比别的组累,可咱心里舒畅!”这也难怪,雷秀芬发挥她技术好的特长,把她当作“好钢”,放在“刀刃”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对冯西玲总是多多关照。
雷秀芬连续5年出得是满勤。我问她:“你就没个头疼脑热?你家就没个什么事吗?”
她回答得干脆:“有。”
我又问:“那你又是如何处理的呢?”随后,她向我讲起这样几件事情。一天,爱人出差,她又上中班。晚上9点多,她弟弟急匆匆赶到车间,说女儿发烧39度多。当时,班里没有备工,根本离不开。她还一心惦着班里的产量、质量。因这时,又有不少班组暗中与她所在的组摽上了劲,要赶上她们。她心里急,连多余的话也没说,“你就带孩子看病去吧,我离不开。”弟弟一气扭身走了。可她还象往常那样,忙前跑后,落纱、插管、接头,直到凌晨一点下了班,她才风风火火地跑回家。一进门就让妈妈狠狠克了一顿:“你还是个当妈的,连孩子都不管。”秀芬摸着孩子发烫的面颊,一种自责、内疚感,她哭了。她整天忙着工作,给孩子的太少了。她抱起孩子就上了医院,一直忙到天亮回来。下午,她又提前20分钟上了班。组里的姐妹责怪她,她也不言语,照样去摇车、插管、接断头。她是组长,是全组的核心。她很清楚大伙儿都在看着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告诉我:“不这样做,我心里会更难受!”
她的身躯也同众人一样,是骨肉筑成的,因此患病也是常事。可她告诉我对付病的办法是:小病没事,一抗就过。去年夏,她牙疼病又犯了。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她饭吃不下,觉睡不好,连低头摇车、接线头也受影响。开始,她就采取“一抗就过”的办法。过了一段时间,此法并不灵,牙疼加剧。也真亏她能想出好点子:经常疼,不如一次彻底疼,干脆拔了,免得影响工作。她的牙拔了,医生让休息,曾叮咛:不能吹吸气。她可好,假条揣在兜里,照常上班。她是组长,落纱时要吹哨子。吹一次哨子,牙床就要流一次血。一个班,她要落纱95次,就要吹95次哨子,那要流多少血呢?这只有她自个儿清楚。她越是急,伤口越是愈合得慢。姐妹们见她口角有血迹,哨子上有血迹,才知道她拔了牙。可谁劝她休息也没有用。没法子,姐妹们又向她伸出了温暖的双手,送去了一份爱。她的工作姐妹们帮着干,而集体的温暖又激励着她更加忘我的工作。同时,她这种忘我的精神又影响了姐妹们。徐传娣、刘红莉、陈静、李爱红等人也曾有过病,她们学着组长的样,把病假条揣在兜里,也采用“一抗就过”的办法,仍坚持工作。近五年来,这个组的姐妹几乎是月月出满勤、干满点,产量、质量总是名列全厂前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雷秀芬说:一个组光凭自己实干还不行,关键要靠大伙,不能让一个姐妹掉队,集体的荣誉才能发扬光大。若说帮助人、关心人、体贴人,组里的姐妹又会说:“是秀芬姐,没啥说的。”雷秀芬就象一团火,漫暖着众姐妹的心。一名新工拉肚子。秀芬利用休息时间去看她,问长问短,热乎乎的话说了一大堆。可这名新工根本没想到患个小病,还会有劳组长登门拜访。类似这样的事,组里的姐妹都有体会。张爱梅来时,线头总是接不好,便做好了思想准备,等着挨批。雷秀芬没那样做,而是耐心讲解示范。为了帮小张赶进度,秀芬又常帮她干活。这位新来的大专生打心眼里佩服组长的为人,平时多看、勤练,技术也有了提高。王林萍来时技术不得窍,又是雷秀芬手把手教。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到掌握操作要领……
雷秀芬以她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小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了大伙的群体意识,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用别的班组的话说:瞧,人家丙班四组,团伙抱得多紧!
雷秀芬正在接线头。 傅宝昌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