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5月11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恋爱障碍种种 图片新闻 话说“老糊涂”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午睡三题 洗尿硷法 莫任意否定自己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话说“老糊涂”

汪效常

人,除了夭殇,都是要老的。社会上一些人总爱把“老”和“糊涂”联在一起,叫做“老糊涂”。似乎人到了老年,就一定是糊里糊涂的。这未免有点偏颇。

人老了,各种生理功能都在衰退,当然不会象青壮年那样耳聪目明,英姿飒爽。过了花甲的人,眼睛花了,反应慢了,手脚不利索了,这是自然规律。然而,人老了阅历深,见识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多,可称之为“老谋深算”。姜子牙耄耋之年辅佐周室,翦除殷纣暴政,如果“老糊涂”怎能成此大业?宋朝的吕端,六十岁时出任宰相,宋太宗称他为“大事不糊涂”。纵观社会,许多人虽年逾古稀,却并不糊涂。

当然,也有些人自以为老了,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不学了,不读书、不看报了,对实际也接触少了,这样,不增进有益的营养,不吸收新鲜空气,久而久之,头脑就会迟钝,甚至糊涂起来。老年人只要“活到老,学到老”,那也就“难得糊涂”。

话又说回来,人上了年纪,说话容易罗嗦,对子女的心事和家务事不甚了解,还是糊涂点好。郭子仪的儿子郭瑷打了“金枝”,唐玄宗不仅没有降罪,反而说:不痴不聋,不作亲翁。意思是说,儿女姻亲的是是非非,很难说清,还是痴点、聋点、糊涂点好。这种糊涂,实际是不糊涂,因为家务毕竟不同于政务,往往为了鸡毛蒜皮之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于公断。因此,老年人对家务琐事还是超脱点好,做到小事糊涂点,大事不糊涂。

人老了,并不一定就糊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