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5月30日
头版
01

“何大胆”和他的爆破术

一声爆炸,3根高15米,重百吨的钢筋砼立柱,照着主人的意愿倒了下来。可离它不到一米远的建筑物却安然无恙,人们揪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时,只见担任现场指挥的厂领导,握住一位头带军帽的中年男子的手,激动地说:“老何同志,你干得太好了,全厂职工感谢你”。

这位老何,就是陕西彩管总厂修建科科长何柱生同志。他原是铁道兵某团参谋长,曾参加过抗美援越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多次荣立战功,1984年转业来厂。至于“何大胆”的绰号是如何得到的,那还得从他最先为厂里搞得一次爆破说起。

那是1989年4月,彩管二期扩建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土建工程即将进入尾声,全厂职工沉浸在喜悦之中。然而,就在开挖电缆沟时,一个钢筋砼池体意外地挡住去路。由于是在新建厂房内,炸又不敢炸,凿又凿不动。工期紧似峰火,施工人员却无处下手。老何闻讯后主动向领导建议,用自己在部队学到的爆破技术清理障碍。

对一些人来说,在厂房内搞爆破,是闻所未闻的事。于是,各种议论纷纷而至:

“没看出这位‘老转’的胆子够大的了。”

“要是炸坏了厂房,那扩建就全泡汤了。”

几天后,爆破现场挤满了人。有施工单位及本厂的领导,还有许多职工和家属。他们当中,有期望的目光,也有疑虑的叹息。

老何还是一身绿军装,依然象当年指挥作战一样,指挥大家凿眼装药。一切准备就绪。随着一声令下,钢筋砼池体在爆破声中全部松动,而临近的建筑物却没有半点损伤。人群中一阵感叹:“老何真是胆大艺精啊!”从此以后,他那“何大胆”的绰号也就不径而走了。

1988年,为了扩大彩管玻璃的生产能力,总厂和美国康宁公司签定合同,由美国提供成套设备并负责对玻璃炉窑进行改造。但是在玻炉改造时,美国专家却遇到了头痛的事。原来,根据需要,要在玻璃炉烟道壁上开5个门洞。由于炉体烟道坚固,加之作业面小,人工很难出手,美国专家一时束手无策。老何找到了厂领导,建议用切割爆破来开凿门洞。但这一建议却遭到美方强烈反对。美国专家看了看面前的这位中国人,怎么也不会相信他有什么“高招”。

厂领导了解老何,相信老何。

经过与美方反复交涉,美方以我方承担一切后果为条件,才同意这一方案。6月8日,终于出现了奇迹,切割爆破后的玻炉烟道壁上出现了5个刀切一样的门洞。美国专家惊奇地说道:“奇迹,奇迹,中国人了不起。”

几年来,何柱生果敢地利用他的一技之长,为工厂建设服务,先后实施各种爆破23次,既排除了生产中的拦路虎,还节约工程开支140万多元。他本人多次被评为厂里先进工作者。

(马川 崔述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