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几位晨练者后的不安
●陈晓林
清晨起床后,信步来到街心公园,只见绿苗掩映之中,三五成群的男女老少,或是挥臂舞剑,或是马步习拳,或是遛鸟转悠……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执著的追求和青春的气息,令人兴奋,令人喜悦,令人鼓舞。
然而,转过树丛,眼前却是另一番光景:草坪上,一位老者不知练的什么功,双目紧盯前伸的左手食指,双脚在地上绕着一个圆形快步行走。想来这位老者练功的时日已相当可观,他脚下的圆形轨迹上早已寸草无存,一圈光溜溜的土路,在绿色的草坪中间显现出一个黄色的“0”字。在一棵手腕粗细的倒栽槐前,一位中年妇女正在练“推”功,只见她憋足气双手用力把树身往前一推,随之呼气;待树身摆动稍停,就再次憋足气用力地一推……在公园门口旁边,一位中学生双脚离地,两手用力把全身悬吊在一个路牌上,象做单杠动作一样地摇晃着……
看到这些情景,不由得使人始而困惑,继而不安乃至摇头叹息了。清早起来锻练身体,自然是一件有益于健康的好事;街心公园既然姓“公”,当然人人皆可入内游玩。但是,权利和责任总是对等的。我们既然有了享用这些公用设施的权利,同时也就有了爱护它们的责任。试想,如果来到公园的人们都照上述三人的样子去做,那草坪上总共能画出多少个大“O”字?小槐树能经得住多少人来回推摇?路牌子上又能支撑起几个“体操运动员”呢?希望人们在公共场所里进行健身活动以求得自身健康的时候,也应该意识到公用设施的“健康”同样是需要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