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
季赤
这里说的慎言,不是要人们当说不说,或说半句留半句。而是要入情入理地把话说贴切、准确一些,避免“莠言乱政”,造成不良影响。这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显得更加重要。一代明君唐太宗就很注意慎言。在一次和侍臣交谈中说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冯玉祥将军也说过:“金人也曾三缄口,谨言方能到慎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大注意这一点,说话轻率,不讲分寸。有个领导干部讲话,“下边”的评论是“三部曲”。开始是马列主义,中间是个人主义,最后是自由主义。有个领导干部在正经场合里说:“谁能送出去礼,要得来钱,谁就是个有本事的干部。”还有个管官的官,动不动就对下属说:“你们谁不给‘我’好好干,‘我’就撤你的职,停发你的工资。”云云。这些有悖常理的话,听起来别扭得很,弄不好会影响上下级关系和干群关系,伤害人的积极性。
唐明皇之所以小心谨慎,“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因为他常想到自己是“万乘之主”的身份。我们一些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身份,说话的份量和影响力不同于一般“匹夫”,按说应该慎言避谬。可恰恰相反,一些人把自己的身份当作轻言的资本,以为自己有权即有理,即使说错了也要以权压人因此说话“失控”,信嘴胡说的现象时有发生。久而久之,会不会“成其耻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