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9月28日
第2版
02

把好事办实 将实事办好

兴平县筹资建卫生院深得人心

本报讯 兴平县人民政府把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当作发展城乡经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大事来抓,受到了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这个县的15个乡镇卫生院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兴建的。绝大部分房屋年久失修,仅危房面积就有4246平方米,职工工作、生活用房还缺5627平方米,诊断手段仍停留在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的水平上,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县政府把集资建院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把卫生事业纳入全县“八五”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国家财政拨一点,单位自己拿一点,群众集一点(一般每人2至3元)的两年筹资建院工程规划,并提交县人大讨论通过。县政府还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的筹资建院领导小组。同时,县政府签订了四长(县长、局长、乡镇长、院长)责任目标合同书。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的领导同志还带领机关干部,先后15次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副县长王鹏远、卫生局长文光先等主管领导,还深入15个乡镇和408户村民家里进行宣传。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一个筹资建院的热潮。

在筹资建院工作中,这个县坚持自愿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行摊派,并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捐资。马嵬坡卫生院院长侯春光把自己与乡政府签订年度目标责任合同应得的3200元奖金全部捐给卫生院搞建设。丰仪乡政府拿出1500元为全乡的五保户、军烈属、困难户代交了集资款。

目前,兴平县筹资建院工作正在普遍开展。据了解,桑镇、南位、南市、西吴等7个乡镇共筹资77万多元,分别为卫生院建起了二层小楼,有的已投入使用。县政府还决定,到明年底,除过两个镇外,其他5个乡的卫生院也要彻底改变医疗条件。 (艾路 希望 广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