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雾血泪(报告文学连载)
白堤
瘾君出盗贼
在吸毒者中,以青少年为最多。碑林分局查获的1063名吸毒人员中,28岁以下的就占77.2%,新城区对689名吸毒者统计,28岁以下的占总数的83.3%。
26岁的白小福是一家木器加工厂的工人,捣腾服装赚了一笔钱。与此同时,他在社会上也交了一批江湖朋友。其中有些是花天酒地,吃喝嫖赌都来。不久,他就吸上了毒品。只抽了三个月,原来赚的钱便花得一干二净。他浑身轻飘飘地,哪有时间再去跑生意?便当开了“伸手派”:四处告借。
知道他底细的人都躲着他,因为吸毒是个“无底洞”,无论多少钱陷进去,连个响声都听不见。以往来往亲密的朋友也故意和他疏远,唯恐他开口7借钱。无奈,他只好铤而走险——偷!
第一次很顺手。他乘天黑潜入一座家属院。看见四周没人,从楼角推起一辆新自行车便走,右手抬高上锁的后车架。幸好,门口几个老头正谝得热火,没人注意他。他推至城河边无人处,取出钳子改锥,撬开车锁,偷偷地在黑市上卖了120元,急忙便去买了毒品。
第一次得手后,他胆子大了。他觉得偷自行车目标大,值钱少,便谋划着偷现金票证。他打制了几件得手的撬门扭锁工具,便开始了入室盗窃。每天上午九时多职工上班后,他便穿着西装革履,提着皮包,装模作样地踏上单元楼房找人。乘无人之机,他撬锁入门,四处乱翻,寻到值钱的东西便揣入怀中,迅速撤离,再以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走出家属院。
他成功地进行过入室四次,窃得票证、存款、现金4000多元。他盗窃存折时连同主人的身份证、户口本一并卷走,然后直奔银行,以完备的的手续取走存折上的现款。
瓦罐不离井上破。最后一次他去一所纺织厂家属院作案,得手后迅速下楼,与缓步上楼的一位老大爷撞个满怀。老大爷随便问他:“你找谁?”他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正巧,这老大爷是巡逻的护楼员,非拉他到治安办去走一趟不可。
他一下子慌了,头上毛发倒竖。回身便往楼上跑,老大爷紧紧追赶,一面大声叫喊捉贼。家属院的大铁门登时“哐当”一声关了。他急得如丧家之犬,从三楼走廊一扇窗户跳出,落在毗邻的一座牛毛毡棚顶,把棚顶砸了个大窟窿,又从窟窿坠进堆满废旧杂物的门上上锁的贮藏室,腿也受了伤,跑不出去了。闻声赶来的群众手持棍棒团团围住了这座棚室。派出所干警也赶来了,手铐锁住他的双手。
据调查,雁塔公安分局查获的243名吸毒人员中,同时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的就占82.7%。吸毒必须以雄厚资金购买毒品,所以它已成为直接诱发其它犯罪的万恶之源。
许多青年正是在毒雾熏染中走向深渊的。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