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爱“鼓捣”的陈兴安
宝鸡峡引渭灌区咸阳总站工程师陈兴安,最大的嗜好就是“爱鼓捣”。U型渠道衬砌机、开渠机、震动碾3类12种机型的系列产品,就是他“鼓捣”出来的。1985年,他和他的产品被收进《中国科技大全》一书,4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获得科技展览会金、银、铜牌奖5枚。最近,他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59年,在陕西省武功水校农田水利专业毕业的陈兴安,打点简单的行装,来到原渭惠渠灌区的基层站搞灌溉管理工作。1975年,渭惠渠灌区与宝鸡峡灌区合并,不久,他调到双照站仍操旧业。1979年,宝鸡峡灌区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提高斗渠引水利用率,自东到西,全面开展“万亩500米”的斗渠衬砌大会战。老陈负责双照站一个段的斗渠衬砌工程。那时的斗渠是U型,开挖后,安装预制好的砼块。一惯“爱鼓捣”的陈兴安,认为这种渠型费料费工占地多,便向领导建议推广U型渠道,经过同意后,就领了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回来后,率先在该站推广应用。但在施工中存在断面难以成型、人工衬砌常塌陷等问题,进度较慢。他心急如焚,一个U型渠道衬砌机的构思萌发了。
起初,他悄悄开夜车,翻资料,搞设计,白天照常上班,眼熬得看人都有重影,人瘦了五六公斤,象害了一场大病。当人们问他怎么回事时,这个谜底才被揭开。经过两个月辛勤工作,第一台U型渠道衬砌机试制成功了。
衬砌机已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在应用中老陈发现,由于U型渠槽人工开挖达不到设计标准,且进度较慢,衬砌机应有作用得不到完全发挥;他又提出研制衬砌机的配套机械——U型开渠机的设想。
试制是完善方案的过程,需要厂家的支持和密切配合,拆拆卸卸,修修补补是试制过程中常常碰到的事,几个厂家嫌麻烦谢绝合作。无奈,老陈把“线”下在爱人的单位——三原县城关农机修造厂这个小小的乡办企业。老陈的家在城关镇,爱人在该厂当临时车工。经局、厂洽谈获准后,老陈和他人便在家中安营扎寨,设计室就在老陈不大的卧室里,加工车间就在爱人李秋芳的车床旁。一次,凌晨两点,他俩计算后要修改一个部件的尺寸,又要叫爱人秋芳上车床加工,那两天,秋芳身子不适,同事劝老陈明天请别人再搞,他硬从被窝中叫起爱人。她撑着有病的身子加工部件,一直干到天亮,感动得同事流下了热泪,上班的工人也赞不绝口。开渠机终于试制成功了。前边开渠,后边衬砌,一次成功。这一项目已通过了部、省级鉴定,并在全国得以推广应用。
在开渠机应用中,他发现开挖后的渠槽,基础虚,干么重达不到标准,衬砌后出现沉陷裂缝,影响工程质量。他又开始设计振动碾的方案,管理局领导和总工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振动碾研制成功了。至此,一套U型渠道衬砌机系列问世了,实现了U型渠道衬砌机械系列化,开渠、碾压、衬砌一次成型。每分钟可衬砌渠长1米,每台班400米、断面标准,厚度均匀、密实,表面光滑,防渗比土渠减少渗漏96%;生产效率相当人工衬砌的10倍,每公里节省劳力1000多个,节约施工费用一般在4000余元,工程使用寿命30至40年,是人工的2至3倍。
(肖富 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