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彩莲船
巫其祥
彩莲船,又叫彩船、旱船等。它是陕南汉水流域春节玩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从正月初十到元宵节,城乡各地,锣鼓喧天,彩船起舞,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陕南彩莲船的盛行与当地濒临汉江,“陆事寡而水事众”的自然环境有关。这里有江,有水,有船,有莲。陕南巴族部落,远在原始社会就居住在汉水流域,过着以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不善于御车马,而善于驾舟楫。玩彩船只是他们水上生活和劳动的演习而已。因此,彩船和陕南历代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历来春节闹花灯,玩必有船。
彩船由竹架扎结而成,用彩色纸糊装和五彩绫绢扎成锦团花簇予以装饰。船的造型与汉江的木船相似,船体长约五、六尺,宽约二、三尺许,头尾高翘,中间为楼阁式船蓬,糊以彩色绫缎,船蓬四角拱翘,各悬1—2个红纱灯。舱面前后有莲花灯,船尾立一只白鹤灯或鱼灯。船体下部围以船裙,船裙上绣或画着水波浪纹、鱼虾、水草等。表演时,一俊美少妇,梳东宫发,着彩衣花裙(以红色为主),跨坐船中,一男子扮作艄公,手持蒿杆划船。船舷两侧,六人帮船,其中两人扮作大头和尚和老摇旦,两耳坠大红辣椒或火炮装饰,手持大蒲扇,在船左右摇摆嬉戏。另有帮船四人,少女打扮,腰系彩带,花枝招展,在船两边扭舞。表演多在夜晚,伴以锣鼓响器,边舞边唱,以花鼓词为主,歌声悦耳,锣鼓动听,船如穿梭,彩船上燃起的点点灯光联成许多闪光游动的花朵,兼有火树银花之胜。为观众展现了一幅汉江水上生活的生动画卷,极富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煞是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