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当今中国父母的心态
有一句流传很广泛的顺口溜:“50年代当工人,60年代去参军,70年代拿文凭,80年代留洋去镀金。”现在,进入90年代,中国的父母目前的心态又如何呢?
最近,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人员曾对天津城乡部分家庭作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子女年龄在7—14岁的家长,共1183例,调查结果十分有趣。
调查发现,天津的父母亲在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成才”的标准上并不完全统一。39.8%的家长希望子女将来当“专业技术人员”,19%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当“医务”人员,15.3%的家长希望子女将来能当“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7.5%的家长希望子女以后当“工人”,7.1%的家长希望子女今后当“教师”,而希望子女今后当“农民”的家长只占0.8%。
“望子成农”的家长目前百人中还不到一个。这对于至今还是个农业国,仍有8亿多人依然生活在农村的中国大陆来说,的确是“反差”太大。
教师工作在目前家长心目中并不“光荣”,占倒数第二。“工人老大哥”“靠了边”后光线愈发黯淡,屈居倒数第三。
尤其发人深思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当工、农,即体力劳动者的总共才占8.3%,而占绝大多数即80%多的人则希望子女今后从事脑力劳动,当“白领”。为什么会是这样……。 (据《编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