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郭凤莲南下探富路
离开大寨10年后,又重返大寨村任党支部书记的郭凤莲,昨天南下来到上海。她与同行的老模范宋立英向记者表示:“此来上海是为大寨探富路,重续创业歌。”在本报接待室,郭凤莲直率地向总编辑丁锡满说:“过去,全国学大寨,今天,大寨学全国。”
她去年调回大寨后,对大寨的情况作了调查。她认为,10年改革,大寨有发展,但速度不快。每年大寨有20万公斤玉米流入四川,由四川加工成饲料,又卖回大寨。这些放着钱让别人赚的落后的经营方式,10年来在大寨没有大的改变,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不解放,经济意识不强。郭凤莲重返大寨后,立即在全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虎头山的层层梯田又重现新景。与此同时,党支部又组织了大寨每户一人参加的130人大型参观团,外出学习取经,鼓舞了大寨人重登新台阶的决心。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