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4月0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血洒雨花台 新片长影《别无选择》 牛弹琴 天生一对 《音乐天地》刊出300期 简洁含蓄 极尽神韵 图片新闻 谜语 展现金融职工风貌的电视剧《情缘》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血洒雨花台

——记在雨花台就义的陕西籍烈士高波

袁锋安 李秀文

高波是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三位陕西籍烈士里唯一的八路军政委,也是其中担任职务最高的一个。

他的原名叫高如华,别号连峰,1913年出生于米脂县城东街一裁缝家。1930年三民二中因直接卷入爱国学生运动被当局查封,他只好弃校出走来到西安,在省政府秘书长、杰出民主革命活动家——杜斌丞处当警卫副官,经乡党指引和熏陶,他结识了我地下党领导人常黎夫,开始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掩护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北上,多次帮助白区工作的同志化险为夷。4年后,他考入杨虎城将军创办的17路军总部军官训练大队,毕业后留在总部当排长。“双十二事变”后,他和常黎夫等人到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共,从此立下“我是无产阶级,一定跟党走”的誓言。

1937年9月,高波抗大毕业被分配到以八路军129师385旅为骨干组成的留守兵团担任宣传科长,根据他能歌善舞的特点,组织上确定他筹建峰火剧团,他集团长、演员、创作剧本“三位一体”,成为一名优秀文艺战士。当时在延安颇为流行的歌剧《小放牛》就是他的杰作。

1945年12月25日,国民党陆军新编11旅在安边县起义,被我改编成八路军新11旅,高波被任命为1团政委。一年零三个月后,马鸿逵、马步芳骑兵从西线进犯“三边”的盐池城,1团在军事上实行民主,战术上巧施空城计,主动袭击新五营,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事后,同志们夸他是“有文事者,必有武略。”不久,胡宗南以十倍于我的兵力从南线沿咸榆公路实施重点进攻,蒋介石亲自调集五分之三的空军轰炸配合,使陕甘宁边区400平方公里的土地炮火连天。在这种形势下,1团奉命转移南山。此时,该团长、兵痞赵级三看见又要变天,便劣性复燃。他暗中通过安边绅士张久明和镇川商人张光远与驻榆林的匪22军挂钩,先假传上级命令,以处理叛变排长为借口,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然后挑唆部分官兵突然哗变,当场绑住高波,押至银川报功邀赏。马鸿逵、胡宗南、蒋介石分别给其特工密令“迅速规劝归顺”,并把他押解到兰州西北行辕收容所。敌人从叛徒口里得知高波烟瘾很大,在延安经常因“断炊”卷树叶凑合的特点,就每天端来美国烟,但他却拒绝:“我喜欢抽纸烟,但不抽美国造,因为它是美帝对中国人民敲骨吸髓的毒物。”他不仅没动一支,而且成功地戒了烟。敌人还采取威胁利诱,软硬配合等法西斯手段,但高波在狱中仍然和被俘的我8团长王正川组成党支部开展斗争。

1948年5月,高波由兰州押解江苏镇江金山寺国防部训导所。同年10月被敌人秘密杀害。狱中的同志在他临行前流着泪水请他保重,他却笑着说:“政治生命是第一,革命气节不可丢,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并且留下了“本为民除害,那怕狼与狗;身既陷囹圄,当歌汉苏武。”的千古绝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