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5月23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社会主义文艺的指路明灯 鲁迪和桑塔纳 省戏曲研究院新排《延水情》 无题 图片新闻 全部消灭 (国外幽默) 谜语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鲁迪和桑塔纳

李富强

听到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将为中国足球国奥队聘请德籍教练的消息,不由令人想起了鲁迪。自亚运会国奥队栽在家门口后,中国足协就引进人才,聘德国人鲁迪为教练。当鲁迪观摩第一堂训练课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奥队长传冲吊的英式打法早已过时。但这一精辟的见解竟被当足球一脚踢开。中国教练依然固执己见,我行我素。战术的落后,不能不说是关岛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鲁迪也因此成了中国足球的“牺牲品”。

叹惜之余,又想起当初大众汽车公司引进德国技术生产桑塔纳轿车的情景。当时,面对方向盘的图纸,中方吃惊了:国内的技术指标只有6个,而德方竟达106个!中方要求放松点,德方两肩一耸:别的可以商量,技术质量不能商量!中方于是发奋攻关,技术上精益求精,终于全部达标。桑塔纳也以质量打开销路,饮誉中外。

鲁迪和桑塔纳,同是引进,却一荣一辱,一盛一衰,难道是因“水土异也?”试想,倘“大众”对106项指标也一脚踢开,只须6项达标就算“射门得分”,恐怕早已是“条条道路通北京,有路必无‘桑塔纳’”了。同样,国奥队倘能有“大众”那种开拓拼搏的魄力和精神,冲出亚洲,岂不大有希望?

如今,我们之所以在很多领域引进国外的人才和技术,正是因为我们在这些方面跟人家有一定的差距。当然,一味的“崇洋”或“惧洋”都是不可取的。但在确实不如别人的地方,我们又为何不能虚心地请教学习,努力地改进创新,以赶上甚至超过他们呢?须知“引”的目的是“进”,正如俗话所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只是一味的“引”入,而不使己有所“进”,那又何必白白地浪费外汇呢?

虽然我们绝大部分的引进项目都产生了“桑塔纳”效应,但步“鲁迪”后尘的也为数不少。如今,引进“鲁迪”的同胞的,恰恰是“桑塔纳”。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欣喜。愿国奥队和所有的引进,千万莫要重演“引”而不“进”的悲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