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澄城尧头斜井矿破“三铁”破出新气象
农民工把三十二名平庸干部挤下官椅
亏损百万元的矿井扭亏后盈利百万元
本报讯 澄城县尧头斜井煤矿的32名善管理,懂技术的农民工在公开竞争中走上中层干部岗位,参与企业生产管理。仅一年多时间,使亏损100多万元的企业一举扭亏为盈,截至5月底实现利税116万元,成为陕西省地方煤矿盈利大户。
这个煤矿的农民工占一线职工的93%,对生产经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前,这个煤矿的中层干部全端着“铁饭碗”,坐着“铁交椅”,有的干部长期不跟班或跟班不工作,不负责,甚至虚报冒领工资奖金,挫伤了一线职工的积极性,致使产量严重下降,到1989年底已累计亏损达100余万元。针对这种现状,矿领导经过分析研究,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及时罢免了一批端“铁饭碗”的正副队长职务,先后公开招聘了32名有一定技术、懂管理的农民工担任了生产区队的主要领导。
这32名农民工走上领导岗位后,作风朴实,工作大胆,坚持跟班作业,使采煤掘进工作很快有了转机。农民工吴正查走上区队长岗位后,打破过去的分配办法,在区队内根据任务质量实行“全浮动工资法”,经过考核根据个人工作能力定出工分基数,工人干多少活挣多少钱,不干活没有钱,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他所领导的区队平均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比以前提高了近一倍,工人月收入也由过去的人均200元左右提高到400元。占全矿一线职工总数93%的农民工,从32名“农民官”的身上看到了前途,在生产中保优质、创高产,迅速改变了生产经营形势。这个矿先后被评为“全国甲级通风矿井”和“质量标准化煤矿”,并受到了省煤炭管理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邓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