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说说“蝴蝶效应”
李越
据有关学者说,在南半球某地的一只蝴蝶,偶然煽动翅膀引起的微弱气流,就可能变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场龙卷风。他们称其为“蝴蝶效应”。
自然界的“蝴蝶效应”,是否真正存在,人们似乎不得而知,但社会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人们则可经常看得见和碰得到。君不见常常有这么一种人,无所事事,不谋事业,却喜欢按照自己的“独特见解”,或道听途说、或无中生有,对同事或上司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艳”论或“看法”,且通过特殊渠道的迅速传播,结果“大象变苍蝇”、“蚯蚓成恐龙”。有的人甚至以谣言、诬告等手段试图形成某种“旋风式小气候”,以“整治”他人。当此种效应出现时,上级或有关部门即使闻讯查处,也只能“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了事。遇上那糊涂官儿,还会以“工作需要”为名,对受诬者以“技术处理”(调动)。本来很有希望的领导干部因此而“背黑锅”、断送前程的事,这并非绝无仅有。
时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要上新台阶,无论是对于广大职工还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都亟需一个安定、团结的氛围和良好的心态环境。各级干部都应该“见微知著”,明察真伪,提高对“振动源”的认识,必要时,对那些制造“旋风式”气候的人不妨来个大“曝光”,或据其情节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这无论是对于净化改革大潮中的空气和支持那些有志于开拓创新的改革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