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12月03日
第3版
03

辽宁万余官员齐“下海”

而今,在辽宁的大地上,“官本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商品经济的强烈震撼,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纷纷走出衙门,或办工厂,或经商,或投身新事业,已成社会生活的一大景观。1985年1月本溪团市委干部程小平公开宣布辞职,拉开了辽宁党政官员辞官的序幕。

据辽宁省委组织部的统计,自1991年以来,全省已有近700名官员停薪留职兴办实业,有38936名官员离开了党政机关,其中有18233人下落不明,不用说,肯定是“下海”了。仅几十人的团省委机关,就有4名处级干部主动辞职,走上了前途莫测的创业之路,甚至某市一位年轻有为的代市长,也放弃仕途,应聘到企业去一展身手。

追求更高收入,是辞官者们的重要动机。但是,仅仅把“辞官潮”涌动的原因归结于“钱”是不够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是最根本的。还有,干部制度改革在即,精简机构,裁撤冗员,也使一大批官员产生“先走为主动”的心态。辽宁万余官员离官“下海”,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认为这样做,有利于“消肿”,能加快干部制度改革。

(张宝成摘自《中国青年》)

人不可貌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