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西安
王周秦/文
因在外语系读书,熟知了生活在我周围的外国老师,留学生,再想想多年前印象中外星人似的外国人,不禁觉得很好笑。其实,西安的外国人不算少,但又有几个西安人真正了解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外国朋友呢?瞧,这就是我的那几位“老外”熟人……
David是我大二时的口语老师,一个在中国生活了七年多的“中国狂”,除了高高的鼻子能证明他是一个美国人外,他几乎算是一个中国人了:一口流利的中国汉语,一身蓝色的中山装,一双黑板鞋;大冬天再套一件陕北农民穿的羊皮袄。他是一位完全把自己身心都奉献给他的学生的语言学家,他会说法语、阿拉伯语,当然还有我们汉语。当街上有人背后议论他“洋鬼子”时,他会用地道的河南方言回敬道:“人中有坏人,鬼中有好鬼”。他教同学们用英语唱“外婆的澎湖湾”“南泥湾”等特别有激情的歌曲。当他在1992年陕西电视台举办的教师节晚会上唱“我的中国心”时,在场的不少西安人都感动得落泪了。他去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但他拒绝去日本,“因为日本给中国带来过巨大的灾难。”他气愤地对我说。他热爱西安,特别喜欢西安人的直爽朴实,他喜欢听秦腔,每星期五晚上必看陕西电视台的“秦之声”,自己也买了许多秦腔带。西安人当我们用不屑的眼光看秦腔时,你可曾想起了这位美国朋友?
Chris,一位年轻的英国人,今年9月份刚到西安学习汉语。他特别喜欢吃西安的烤红苕,他说在伦敦,街上很少卖烤红苕,而且价格很贵。他还喜欢写毛笔字,我看过他写的毛笔字,老师在上面画了很多圆圈。可他竟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真笨呦!前几天他去北京购物回来时,一下火车,面对西安街区,他突然觉得很亲切,很温暖。“当我在北京时,我很想西安”,他晃着脑袋,满怀感情地说道。
他的中文名字叫魏大中,一个热情的意大利青年。记得那是一个清爽的九月清晨,我正在草坪上收听英语新闻,一位长着灰蓝眼睛、头发略带水珠的外国人突然站在我身后,认真地听起了我的广播,于是我们就认识了。每天早上他都跑步经过我身旁,听一会儿新闻,说几句话,然后就离开。那时,我正在跟一位朋友学美声唱法,里面出现不少意大利语,我就想起来跟他学意大利语,他竟然很认真也特别耐心地教起我来。有一天清早下着大雨,我想着他肯定不会来教我了,可一到那个时间,他打着伞,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面前,额头前一缕头发湿湿的,看了特别让人感动。后来,他走的时候,恰巧是中秋节,当他拱着双手,象中国人传统分别方式那样向我说再会时,我简直都要流泪了。一个外国人,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认认真真地教我意大利语,不为索取任何报酬,只是“因为你们西安人给了我很多,到哪儿去他们都热情地帮助我指路,帮助我找饭店,找汽车站。”这就是一个普通意大利人对我们西安人的评价。
亲爱的西安人,当你看到有这么多的外国人这么深切眷恋我们西安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西安建设得更好,更值得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