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条例 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技术进步 搞好结构调整
我省今年工交工作大思路
今年是实现经济上新台阶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八五”计划的关键一年。
1993年我省工交生产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十四大精神,全面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技术进步,搞好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的较快增长。乡及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初步确定保持在12%左右。
(一)落实《条例》深化改革,从实际出发,认真抓好当前影响企业发展的几件大事。
对西安仪表厂、汉江工具厂、西北国棉四厂等15户省属企业,全方位地引进“三资”企业的经营机制。按照“三资”企业的政策,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根据公平赋税的原则,所得税税率一律降到33%以下,最降低到15%。
学习首钢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企业承包责任制。总的原则是“死包一头,其余放开”,即包死上缴国家利润,包死国有资产存量的保值和增值,在此前提下,企业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工资管理,职工收入由企业根据效益情况自主决定。承包企业的所得税率,一律降到33%,超过者按33%重新核定基数,低于者原定基数不变。
切实搞好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对部分无主导产品、无发展方向、无有效对策的大中型企业要进行解体改造,划小核算单位,以车间或分厂为主体确立法人,独立对外;对部分长期亏损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拍卖、兼并改造。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生产经营况状不好的企业都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拘形式,各显其能,以增加收入,提高效益。
理顺企业现行领导体制。从实际出发,按照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学习和借鉴山东等地的经验,除特大型企业外,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党、政一肩挑的领导体制,以从根本上解决“两心”不一及责权脱节、管事不管人的问题。部分厂长和党委书记分设的企业,也要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强化厂长(经理)的责任。
(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行工业生产全方位、大跨度调度。
抓好生产要素调度,及时搞好能源、原材料、资金和交通运输的合理配置,以保证生产的需要。要通过抓产品运行和资金运行,按照市场需求和产品的销售库存状况,及时地制定产品的保、限、压序列,对畅销产品大力支持,对平销产品扩销促销;对滞销积压产品严格控制生产。与此同时,搞好宏观调控指导,建立有权威的高效能的生产指挥与调度系统,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生产调度制度,搞好设备检修,确保安全生产。
强化产品销售,坚持以销促产、以销扩产。在抓好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抓好企业销售队伍建设,完善销售承包责任制,加强售前、售后服务,学习和推广外省关于销售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于目前市场平销、疲销,一段时间内又无多大回升希望的产品,该限产的坚决限产,该停产的坚决停产,该降价的尽快把价格降下来,以减少库存,促进循环。
努力扩大工业品出口。积极做好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的各项准备工作。动员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易会及技术洽谈会等活动,发展与东南部地区的商品交易,加强与西北兄弟省市之间的横向联合,建设一批区域性的、高标准的商品交易场所,以增强我省市场的凝聚力和扩散功能。同时,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市、部门、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设点,开拓东南亚、独联体各国的市场,积极参与边境贸易,争取把更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狠抓扭亏增盈。把300万元以上的盈利大户和100万元以上的亏损大户作为重点。逐个企业抓出成效。对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并追究领导人的责任;对扭亏成绩显著的企业,积极扶持,并对企业领导和职工奖励。
(三)紧密围绕经济上新台阶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坚持抓生产要抓后劲,抓工作要抓项目。1993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计划初步确定为25亿元,比去年实际完成增长11%,其中省管计划18亿元,增长6%。继续抓好技术引进及已引进项目的实施工作,下大力量组织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搞好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力争新产品产值率由目前的22%提高到23%以上。
明确重点,优先发展数控机床、新型纺织机械、路面工程机械和装载机械等十大类拳头产品,力争到“八五”末新增产值100亿元,利税20亿元。在技术进步的总体规划上要突出: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工艺设备的革新、改造;搞好技术开发、引进、改造的紧密结合;在上规模、上批量、上水平上狠下功夫;发挥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使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坚持谁批的项目谁负责任,从工程立项、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达产达效。对于省上确定的50个重点技改项目,省经委采取主任与有关处室分工包干负责的办法,将责任直接落实到人,帮助企业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按合理工期施工,按设计方案达产达效。
认真落实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质量工作规划的要求,尽快建立起适应我国企业特点的、有效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一方面通过抓好现场管理、工序管理以及质量检验,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一方面通过市场抽查,征询群众意见,发现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搞好整改。
(四)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搞好宏观协调,为企业服务。
按照综合部门管宏观、专业部门办实体、后勤服务社会化、群众团体群众化的原则,下决心对现行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进行改革。逐步做到,对企业只管一把手,一个工资总额,一个承包方案,其余全由企业自主决定。
推动企业走上市场。除了在价格、运输、经销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理顺关系,创造条件,为企业扩大销售搞好服务协调外,重点放在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明年有重点地组织有关企业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举办几个大型的展销活动,扩大我省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加我省产品的销售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一批企业的厂长(经理)到国外学习,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认真贯彻国务院经贸办通知精神,坚决制止各种社会评比活动。对企业有关摊派、评比的举报,要及时受理并进行制止,对极少数打着“评比”旗号、对企业敲诈勒索、蒙骗消费者的行为,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给予严厉制裁,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重视县级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解决县级领导对工业不熟悉、很多领导不愿分管工业的状况,积极配合组织部门,从省级工业管理部门和部分大中型企业选派一批年富力强、懂管理、有技术的人员到县上担任副县长职务,专抓工业发展,使县级工业尽快成为全省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增强县级经济实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