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1月23日
第4版
04

我为毛主席演戏

文/袁玉堃

1952年9月,我们川剧演出团赴京参加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我们川剧演出团集中在“青艺”排练场,领队李长路(原西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负责人)宣布:“我们演的川剧《柳荫记》获得一等奖,明天要为中央领导演出,大家一定要把戏演好!”接着由文化局长卢耀武宣布角色名单,我被分配扮演梁山伯一色。当时,我紧张极了,也激动极了。因为我虽从十几岁起就演梁山伯了,但晋京演出的则是刚刚经过整理的本子,推陈出新,去粗存菁,和原本出入较大。我漏夜背词,第二天排戏,晚上就进怀仁堂演出。演出结束,只见毛主席含笑从座位上站起身,踱到中间走道上,频频鼓掌,饶有兴味地听周总理介绍演员。台上台下,一片沸腾,过了很久很久,毛主席向台上挥手致意,才缓缓离去。这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我把手都拍红了!我万万没有想到今晚是为毛主席演出。冬日的北京虽冷,我心头却涌起阵阵热浪,拍红的手掌热得发烫。据说毛主席看我们戏时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当戏演到“化鸟”时,毛主席十分动情。这是我演戏二十多年来最难忘的一次演出。

1958年冬,成渝二地的川剧艺术家奉命到武汉,为正在武昌召开的中央会议演出。毛主席点名要看川剧《情探》。这戏是赵熙所作。赵熙是清末翰林。听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主席想看看赵翰林戏写得如何?我们为主席送去了十六开大字的剧本。那天我演王魁,杨淑英演焦桂英,这次准备充分,演得自如。毛主席端坐前排沙发上,边看戏、边看剧本,神情专注,异常认真。可惜我们没有当场聆听到毛主席的意见。

1959年中国川剧团赴东欧演出,此前我们到北京排练《焚香记》,陈毅同志主持定稿。他要求席明真、李明璋将《情探》一折改为《惊变》。赵本《情探》王魁唱词中有“人生莫作亏心事,处处风声是祸胎”句。《惊变》则表现王魁内疚而精神恍惚,乍见丫环疑是桂英前来索命,王魁唱“展翅难逃天罗网,魔影幢幢满书房”,惊悸而亡。这一改确实更能入木三分鞭辟入里地剖析王魁的罪恶灵魂,比赵本又深化一步。《焚香记》征服了东欧观众的和国内戏迷,成为精品。我们想,这里面一定也凝聚了毛主席的心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