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病魔夺不走的爱
——记庆安公司子弟小学教师孙念文
·赵笑梅·
在38个春秋的教书生涯里,病魔似乎有意与她作对,时时刻刻折磨她,肺结核、肾结核、肝硬化、再生碍障性贫血、乳腺癌……几乎每进医院检查一次,都有新的病症,使人很难把“西安市特级教师”、航空航天部、陕航局“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20多项荣誉称号和她联系起来。然而这是事实。
她,就是庆安公司子弟小学教师孙念文。
1986年9月,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50多名学生把目光齐唰唰地投向窗外。
“孙老师来了!”
当孙念文走进这间熟悉的教室,踏上牵心系魂的讲台,暴风雨般的掌声长达3分钟之久。她心中一热,头微微有些眩晕,刚作完乳腺癌切除手术,刀口还在隐隐作痛。
与其说医生同意她出院,还不如说是她硬磨出了院。临走,医生说至少得在家休养两个月,可她只歇了五天时间,就又来到孩子们中间。
为使自己僵硬的胳膊能抬起来,手术后第三天,她就用手指作笔在水泥墙上练习写字。每抬一下胳膊,前胸就钻心地疼。为了减少疼痛,她自己用导管将淤积在刀口处的积血、脓水引流出来,仍然坚持练,几天下来,手指磨破出血,墙壁中渗入丝丝血迹。
难怪老校长说:“为党的教育事业,她奉献的不仅是爱心,而且是生命。”
对孙念文来说,这一生历次饱尝病痛的磨砺,简直就是个长期的拷打。从20岁起,就开始遭受病痛的折磨。然而,她却从不为病魔所击倒,心里始终装着事业、装着学生,一刻也不曾忘记用纯朴的情感、将爱的热浪泼进孩子们的心田。
1978年,孙念文作为班主任,又迎来了一批新生。不久,她就发现,班上有几个孩子学习很差。一次次地找这些孩子“摸底”,一次次的找家长交流,根据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很快使几个落伍生有了明显进步。可是,王宏力为啥进步不大呢?
一天傍晚,她敲开王宏力家门。展现在她眼前的是这样一番邋遢景象:床上堆着辨不清本色的被褥,床下脏鞋臭袜狼籍一片,废旧脏物遍地皆是,三个年幼的弟妹涕泪满脸,哭闹成一团。厨房里只有9岁的王宏力正在为弟妹们下挂面,面汤溢了一地,叫人无法下脚……此情此景,使她想起校园里其他幸福活泼的孩子,她的心一阵阵的作痛。同样是孩子,境遇却如此不同。天性慈爱的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在眼窝里直打转。她不明白这做母亲的怎么忍心,将四个幼小和这个残破的家,丢给当鞋匠的丈夫而远嫁他乡。在怨恨这位狠心母亲的同时,她坚定了精心培育王宏力的决心。
时间已过晚上8点,王宏力的父亲才收摊回到家。孙念文提出接宏力到自己家住一段时间,以便更好地辅导他。这位敦厚的汉子直摇头:“这娃脑子笨,不是学习的料,我打算让他跟我学修鞋,将来好混口饭吃。”
“如果现在让孩子辍学,就等于剥夺了他将来谋生的机会,孩子笨,才应该更多的创造机会,你就放心把孩子交给我吧!”
从此,无论刮风下雨,孙念文天天带着宏力挤电车往返于学校和自己家,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张床上睡觉,以加倍的爱抚育这颗幼小的心灵。
逢年过节,她总是不忘给宏力一份特殊的爱,好让这没娘的孩子不感到孤苦无依。春节,把最好的新衣给宏力穿;端午节,把仅有的几个香肠粽子留给宏力吃;“六·一”把最好的玩具让宏力玩……
晚上,她顾不得操劳家务、照顾自己的三个孩子,总是先为宏力补习功课。由于智力先天不足,她花费整整两个晚上教宏力认写“工人”二字,也没教会他,枯燥的重复,似乎毫无作用。为了提高他的智能,又掏钱买来智力玩具、画册,专门为他制作识字卡片,教他背诵趣味儿歌,用讲故事、做手势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启发开导他。冬日,肺结核的老毛病又犯了,丈夫见他咳嗽不止,喉咙红肿得连发声都困难,便提出由他来教宏力学拼音。可一听丈夫那山东口音的不准确发音,她执意坚持自己教。宏力看到老师嘴角不时流出斑斑痰血,哭着扑在老师怀里:“您别出声,我自己会用心记着。”夜半时分,她用报纸遮住射向已经熟睡的宏力的灯光,继续为他拆洗脏衣、缝补旧裤、烤干湿鞋。过度的劳累,常使她感到肝部隐隐作痛,有时疼痛得支持不住,就用桌角顶住肝部,坚持把第二天的课备完。
孙念文慈母般的关怀,终于使宏力的学习有了突飞猛跃的进步。8年后,王宏力这个鞋匠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迈进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门,他在给老师的信里写道:“……每当我想起那间简陋的小屋;想起您灯下咳嗽着的背影;想起您胸口上我冰凉的小脚;想起您为我输血后苍白的面孔,就会在心底发出‘妈妈’的呼唤。虽然您只是我的小学老师,但您给我的爱,一直是我勤奋学习的精神动力。我一辈子不会忘记是您给了我今天……”
这就是孙念文,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