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3月11日
第3版
03

模具大拿

丁俊明 潘振乾

在西安无线电一厂,问起四车间模具钳工班副班长钱大学的名字,确实有许多人不知道,但若提起“模具大拿”却无人不晓。

钱大学从17岁就与模具打交道,至今已整整20个春秋。他制作的模具,以质量好、寿命长而著称。他年年超额任务,年年受到表扬,为“海燕”的腾飞做出了突出贡献。

钱大学说: “企业的兴旺是靠人干出来的,多干活、多创造财富是当代工人的天职。”车间的重活、大活、难活他总是抢着干。1986年全厂大战50天,冲压班实行三班倒,钱大学主动承担了两个班的模具维修任务,班班服务周到,圆满完成了任务。有一次,工厂下达了一项紧急任务,要求20天拿出新品所需两付模具。按常规,一套模具要有45天的生产周期,大学知道早生产早受益,他知难而上,夜以继日地赶制,每天工作量都在12小时以上,一干半个月,提前5天完成了制作任务,创造了同类模具制作周期的最短纪录。

哪里有突击任务,哪里就有大学的身影。1991年9月的一天,大学好不容易搞到一张“小虎队”的演出票,可是快下班就被车间主任叫去修理二分厂打弯模具断裂底座。他十分爽快地接受了任务,一去就干到子夜时分。

“在劳动中创造,在创造中劳动,才是更有意义的劳动。”这是钱大学实现自我价值的座右铭。大学善于创造性的劳动,在制作模具时,不是被动地按图纸和工艺进行生产,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使模具的质量、工艺生产和安全等方面更加趋于合理。所以,他制作的模具质量可靠,使用寿命比别人更高出二至三倍。就是说,别人的模具能冲压10万次,而大学的模具可冲压20到30万次。

钱大学与塑压工段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工段是四班三运转,模具坏了不及时修理,就会耽误正常生产。大学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到塑压班,帮助修理模具,排除故障。有时晚上他正睡得正甜,半夜来人敲门,他便从床上爬起来,为生产急需忙前忙后。1991年8月20日,机壳模具突然坏了,生产线被迫停产,一天要少生产600多台电视机,这时大学上午参加高级工技术培训,下午、晚上冒着40度的高温,同大家一起突击修理,连续加班七天七夜,以最快的速度修好模具。大学不论在本车间或是在塑压工段加班,从不计自己的工时和报酬。据车间统计,多年来钱大学平均每年要多干300多个工时。

近几年,钱大学先后两次被评为厂级标兵,三次被评为市冶金机电局先进生产者,最近,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劳动模范称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