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活力”来自承包
——记兴平建行承包储蓄的事
银行的储蓄人员如同工厂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单位的信誉,也影响到储蓄任务的完成。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兴平县建设银行的做法是:引入竞争机制,对储蓄实行承包经营。职工的工资奖金与储蓄任务挂钩,多劳多得。这一招果真灵,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去年,该行超额369%完成了全年储蓄任务,名列省建行系统前茅。行长杨秀兰说: “这是改革给我们行注入了活力。”不久前,记者到该行进行了采访。
俗话说:和气能生财,热心能赢人。你只要热爱工作,就能干一番事业。408储蓄所只有3名职工。去年12月,他们个人收入最高为1020元。在不到15平方米的营业室里,我见张渊、刘斌武、武惠玲几人正忙着点钞、填写各种单据、盖章,耐心解答储户的问话。陕西柴油机厂子弟学校的张老师和马老师告诉我: “我们以前在别的所存款,现在来这儿就图服务态度好。”北仁村村民赵前平说: “我村也有个储蓄所。我在这儿存款,是因为这个所营业时间长,工作人员点钞速度快。我们农民也讲效益呢。”当时是下午三点一刻,附近有家储蓄所的大门已关,可这个所的储户仍来往不断。
不少人都羡慕银行的工作。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储蓄一线的职工,吃了多少苦呢?一次,城区办事处专柜的丁牧、张美娟等人,得知附近的西丰村有一笔征地款,准备分给农户。丁牧和张美娟经过几番周折,找到村干部王杰家,好话说了一车皮,可对方因没有同他们打过交道,每次回话都是“研究研究再说”。这可忙坏了丁牧等人。他们又去了三次、四次、五次……没过几天,王杰把45万元都存在了这个所。以后,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又陆续将145万元存进了这个所。
承包不但调动了年轻人的积极性,也使老职工焕发了青春。南关储蓄所所长赵帮兰,今年52岁,身体不好,长年有病,经常病休。去年,她主动要求承包后,就像换了人似的,经常带病工作。她带着两名年轻人,每天除延长营业时间外,还走街串巷,逐个找个体户宣传储蓄政策。她经常遇到这种事,都下班了,接款车也走了,可有些个体户还是上门存款。为了安全,她不怕麻烦,暂时把钱存在别的行的日夜银行,第二天再去取,补办各种手续。还有一次,有个小青年代别人取款,因证件不全,赵帮兰没让取,向对方耐心解释。对方见赵帮兰对储户如此认真,当场表示:咱就凭你对工作的认真劲儿,我明天在你这存一万元。第二天,那人不但存了一万元,还带着另一个人也存了5000元。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