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资金是经济建设的血液。陕西资金匮乏人们皆知,但陕西资金外流却无对策:
对“倒输血”问题如何解决?
张仁沛
多年来,陕西的经济她设,一直为资金啜乏所困扰,正常工作难以为继。为保持发展后劲和扩大再生产能力的基本建设和技改工程,由于资金困难,进展迟缓,大都不能按计划工期竣工,占与用资金多还难得早见投资效益。
在这种情况下,陕西的资金却流向外地。由于投资环境差,经济效益低,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宁可把钱投向沿海,也不把它用于陕西。一些企事业单位,宁肯把钱花在外地,也不把它花在陕西。一些金融单位宁肯把饯拆借给外地,也不肯把钱贷给当地企业。据了解,某房地产公司,
一次就往广东投放了4000万元。有家银行的办事处一次为南方某省拆借资金6000万元。有个市建行的一个部门,竟把国家安排的基建资金擅自拿到南方去搞房地产,数额也是好几千万元。为赚钱,各专业银行竞相为外省发行债券,为外省从陕西居民那里筹措资金。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的一些储蓄所门前,经常可以看到为广东、江苏发行债券的布吿。一些企事业单位,尽管囊中羞涩,但也甘愿把紧张的资金投向沿海,至于效益怎样,只有天知道。
这同陕西千方百计,环球奔波,到处筹借资金的苦心,相差甚远。这同陂西资金匮乏的现状,形成了多么大的反差。
陕西资金外流的问题,和人才外流、重要生产资料外流一样,人所共知,但无良策。长此以往,发达地区可借陕西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快发展,把本来已有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显然对陕西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这不用担心落地方保护主义的名声。谁不希望自己所在的省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呢?把自己所在的省区搞好,不仅是为了人民造了福,也为国家里了功,永远业没错。国家反对的是保护落后、糟踏资金;并没有反对搞好本省的经济工作,没有反对把资金用在本省的经济建设上。
面对陕西资金外流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