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半开半闭军工门
——访总后西安工厂管理局副局长宋包良
参加这次人代会的解放军代表团里有一位特殊代表宋包良,肩章上的二杠三星表明这位黑脸膛的汉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式序列——上校军官。而他更多的时间在和企业打交道,因为他的正式职务是总后勤部西安工厂管理局副局长。
14日下午,我们在他的房间里,就军队企业如何面对汹涌市场狂潮扯开了话题。
老宋是周至人,西北财院毕业,讲起话来一口秦腔,他说,工厂管理局管着陕西、四川、贵州的15个军队企业,过去主要为军队生产被服、鞋类,光陕西的企业每年要给国家上交700万元的税金。百万大裁军以后,军需品锐减。今年平均起来,全局下属企业只有20%的军品任务,剩下的就全靠市场了。
面对市场,长年在企业内部打圈的领导还真有点不知所措,喊的多,实际干的少。改革、推销、承包等仍沿用农村种地的办法,隔壁种辣子,咱也种;隔壁改种西瓜,我又跟着学,没有独创性。转来转去还在“军”字上做文章,没有经济观点,市场眼光。解放鞋用料又多又足,死结实,但价格下不来,谁也不能买双鞋穿一辈子吧。
宋包良副局长摆完这些,话锋一转:去年七八月,我们组织所属企业的领导人到沿海换脑子,看人家怎么干,有了全新的思想和方法,才能挺进市场经济的大海,军队企业才能和地方接轨,过去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胆大的把事办了,胆小的落后了。最近几个工厂的领导找我请示,我说,有“企业法”,有“条例”,你们干就是了,请示什么?给权不敢用,是怕负责任,干,有了成绩是你们的,出了漏子我帮你们解决。
实际上,企业也陆陆续续动了起来,就说西安这几个厂子,3513厂、3546厂在搞系统管理,3507厂以生产为中心,搞了承包制。一些企业积极外联内引,将产品推人民用消费市场和国际市场。多年的严格标准化管理,过硬的质量是生产军需品工厂的优势,到市场还真可以,现在,工商、税务、公安等一些制式服装都找我们,皮鞋也打进美国市场。当然这仅是开始,我们的大门仍然可以说是半开半闭。不瞒你说,这次到八届人大一次会上,主要是行使人民代表权力,和全体代表审议怎样使我省经济早上台阶,选出我省新一届的国家机构工作人员,但还有一个使命就是了解信息,学习经验,让我们军需工业的门开得再大一些,为国家的贡献再多一些。 (韩庚 童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