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事业单位怎样走向市场?
——访省政协委员黄于定
在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事业单位怎样走向市场?“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中国工程勘察协会副理事长、省综合勘察设计院院长黄于定。
现年50岁的黄于定是位享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工,1965年从同济大学毕业,长期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研究工作,在工程勘察设计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黄委员认为,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转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一些事业单位推行的经济技术承包责任制只是转变的过渡阶段,要真正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则要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制,增加活力和动力,减轻国家负荷和财政负担,促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和成分多元化,促使事业单位快出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快出成果,快出人才。
黄委员说,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从经费来源看有三类,一是自收自支,二是差额预算,三是全额拨款,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事业单位里,以上三类的事业单位都采取收费经营,但因事业费的有无、多寡有别,使得收费标准差异很大,有事业费补贴的单位趁机压价,全额拨款单位把价压得更低,反映在市场上就是不平等竞争,使市场出现混乱局面。目前盛行的“炒价”现象就表现得特别突出。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把工程任务接下来“炒”给集体单位,集体的加价后又“炒”给个体包工队,一些工程项目虽然盖着大院大所的大印,而实际设计或施工的却是一些技术水平很低的包工队和个体头。在“炒价”过程中,家家都加价赚钱,而工程质量却无法监督和保证。
黄委员说,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机关改革有着很大的区别。后者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而前者的重点则是要与政府脱钩。在改革思路上,要鼓励科研设计单位与企业搞多种形式的联合,搞科工贸一体化;大多数文化事业单位和医疗卫生单位也应转向社会、走向市场,本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逐步实行经费自收自支。农林牧渔事业单位、科研推广部门要逐步转化为实体,城市中的公益事业,有条件的也要办成经济实体。
黄委员说,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关键要抓好三件事:一是要加速转换内部机制,增强内部活力;二是收费价格应符合价值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三是要逐步建立各行业的市场法规和准则。黄委员最后指出,事业单位走向市场是一个内涵十分复杂的问题,牵扯到社会方方面面,不可一刀切。要视条件是否成熟,逐步实施。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固守原有市场和业务范围,必然要跨行业渗透,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不断开拓专业领域,在搞好主专业的同时,向主专业的两头延伸和辐射,并逐步增加非主专业的比重,积极兴办第三产业,适应市场变化。
(本报记者 周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