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6月08日
第4版
04

四十岁做起记者梦

史应照/文

从1972年进厂当工人,我当过炊事员,养过鸡、杀过猪、卖过肉,打过蜂窝煤,现又调到总务科现场服务组,在后勤部门辗转20年了。人常说: “年过三十不学艺”,我却在四十岁那年做起了“记者梦”。

那是在1986年,《秦电报》创刊时,我这个老三届高中生被总务科党支部推荐,“逼上梁山”当了名厂报通讯员,手中的笔已放下20年了,书记让我又拿了起来。开始那阵,开夜车爬格子,广播稿还得被宣传部的同志改了又改,划了又划。我的脸犹如稿纸上的红迹,一下红到脖根。当然别人的讥笑不能说没有道理。我这个“吊儿郎当”的后勤兵,过去业余时间全梦游在喝酒、扑克、谝闲传的烟雾中了。

我先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采写时力图把自己摆进去,接受教育、接受考验。我开始读书、看报、听收音机、爬起了格子,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在了这上边。为及时把职工在机组大修的场景报道出去,上午抓拍后,中午一回到家就冲洗,没有暗室,就钻到被窝里搞。当时正值盛夏,等我钻出来,满头满身都是汗,被子也被汗水弄湿了。我不仅购置了60多本新闻写作的书、《新闻知识》等杂志,又自费上《解放军报》新闻函授,还花了两千多元购置了照相机,放大机等照相器材,在我住的只有15平米的母子间中又隔了个暗室,经济本来吃紧的家庭出现了矛盾,妻子和孩子们说:“你这样穷折腾,家中啥时能安宁,啥时能有彩电看。”这些我都磨了过去!慢慢地职工欢迎我采访了,我写的稿件不仅在厂报、厂广播站用的多了,对外也敢投了。上稿一年比一年增多,八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陕西到黑龙江,有20多家新闻单位采用达400多篇。过去讥笑的人伸出了大拇指,妻子也乐意包揽了家务活,让我静心写稿,去实现“记者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