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7月01日
第3版
03

难得一生只做好事

——全国劳模于素梅的人生足迹

郁文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只做好事。环顾年近半百的著名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女修脚工于素梅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深深感到,她实在是一个一辈子都在做好事、为人类造福的人。

于素梅原籍河北清河,但她却因参加八路的父亲负伤到延安疗养,出生在陕北的窑洞中。她的童年、少年是在幸福中长大的,也是在一片赤诚、奉献的精神中接受的教育。

1963年,国家号召城市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年仅18岁的西安七中高才毕业生于素梅毅然放弃了高考,报名去到渭河滩的大荔农场建145团三连当起了农民。在保姆和父母呵护下长大的于素梅,初到农村分不清野草与小麦、棉花与茄子的区别,可她硬是克服干部家庭的娇骄二气,赤脚下田、打地铺住宿,先后种过地、务过果园、喂过猪,在“广阔天地”一干就是8年有余。

七十年代初,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组织将她调回西安到自强路大众浴池工作。开始领导让她当售票员,可于素梅考虑到单位有文化的人不多,主动要求到女部服务,脏累活抢着干。第二年,她又主动拜师干起了修脚工,这一干就是22年,迄今仍是全国劳模中唯一在岗的修脚工。

从事修脚这一行,于素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1975年,由于工作出色,她被任命为核算店书记,但她为“官”不忘干本行,当年除干支书工作外,尚在修脚室工作了290天。她随身总是带一个黄书包,既装文件,又装修脚工具,经常是边修脚边与职工谈话,边修脚边解决店里问题。当时该店是个落后店,为改变面貌,她经常从早上干到晚上一二点。店里从门口往后院倒煤,800斤的煤车,小伙子一人拉一车,她一人也拉一车;夏季,她守住摊子卖西瓜一干就是半夜。1976年,她为了继续为群众修脚,干脆辞去支书职务;1984年,因身体累出病来实在难以支撑时,她才调入离家较近的小寨浴池,又继续搞修脚。为能给更多患者服务,她倡议成立了省内首家脚病诊治所,将只对内浴客服务的项目改为向全社会开放;她还定点与厂矿联系,为棉纺厂等一线职工上门修脚,先后为十多万脚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由于她的突出贡献,1978年和1979年,她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劳模称号;1979年和1983年当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2年还参加了党的12大,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这些年来,于素梅在得到党和人民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人的不公平的议论。她至今与在大学任副教授的丈夫和两个成年孩子,仍挤住在仅有20多个平方的阴暗潮湿的旧平房中,月基本工资仅为114元。今年,由于原单位拆迁放长假3年,但她仍凭着一颗赤诚之心为求诊的患者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