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科技兴业唯才是举
铁二十局二处一批青年技术尖子唱起“重头戏”
本报讯 全国铁路大会战高潮迭起,施工企业更需要一批年富力强、懂经营、善管理的开拓型人才。铁道部20局2处把悉心培育的一批青年技术人才,大胆地推上了铁路大干的“舞台”,使青年技术干部在会战中大显身手,唱起了科技兴业的“重头戏”。
这个处是由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的施工企业。兵改工不久,他们就顺利地度过了由单一生产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折,在市场经济大潮涌来之时,他们又稳扎稳打,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入手,将技术和人才视为企业竞争、立足市场的法宝。一方面,他们从1987年起,每年从地方大、中专院校“挖”来二三十名毕业生,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他们把本企业土生土长的技术工人内培外训,强化上等级。人才有了,怎样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其成为企业的台柱子呢?这个处又采取了“三招”。即一是压,就是给青年技术人员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单独负责一段路基或一座涵洞、大桥的技术指导,通过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管理决策能力;二是逼,逼着他们参与施工经验的总结,撰写技术论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三是爱,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尊重知识、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注重从青年技术人员中发展新党员,为他们浮动一级工资等优惠待遇。这些举措,促成了一批青年技术人员的“早熟”。
1987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的王继红,经他指挥的十多个大大小小“工程战役”,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近年来,他发表有推广价值的论文6篇,在上海莘松高速公路施工中,他总结编写的利用粉煤灰替代石灰铺设软土路基施工法,被铁道部评为优秀工法,这个出校门不足4年的“学生娃”,一跃成为技术科的副科长。最近,他又被推上了处副总工程师的重要岗位。
目前,该处所属的两个铁路项目部、4个建制段、17个队级的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均是由近年脱颖而出的青年技术人员担任,有9人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这些企业的“宝贝疙瘩”活跃在沪杭、宝中、南昆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有21项工程评为优秀奖,两项科技成果获铁道部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优秀工法奖。 (王震 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