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7月08日
第2版
02

中小学生“追星”热

中小学生“追星”热,这是时下一个非常时髦而且引起人们议论颇多的现象。

当然,对于一些有文化、有理智、善思索的青年人来说,追星似可以升华他们的人生境界,抑或能从中感悟到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如何去展示自身的个性、独立和自主意识。但更多的中小学生“追星族”成员,则是一拨梦幻型的理想主义者。由于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他们追逐的偶像人物,多为港台歌星,且追星方式多半带有一种盲目性,显得幼稚而浅薄。

力求形似痴心不改

歌坛“猫王”郑智化,是某企业子校初三学生姚园的崇拜偶像。去年冬末,姚园不慎将腿摔伤,此后他便拄起了双拐,走路一颠一颠的。一日,一位同学遇见姚园,冷不丁赞誉了一句:“呀,姚园,我突然发现你拄上双拐,真象郑智化了。”姚园一惊:“真的?”“真的!”那同学肯定地点着头。姚园喜不自禁,不觉有点飘飘然。一月后,姚园腿好了,却仍舍不得丢弃双拐。父母见状,十分生气,便私下将双拐给折了。姚园不依,遂与父母大吵一场,后又托人想方设法为自个做了一对新的。某厂一位老工人告诉笔者,他有个正在上技校的儿子,也不知从何时起,他这个儿子开始留起了一种很怪的头形,那头形他咋看咋象电影里演的日本“狗腿子”,他气得不行,拿了推子就要给儿子理。可儿子却死活不从,说他这叫“郭富城头”,极潇洒的。还说他们班38位同学,无论男女,全都留着这种头型,他若是理了别的什么头,人家还不把他笑死。说到这,这位老工人叹道:“唉,如今这些娃娃,咋都成了这呢?!”

好梦难圆怨声不断

中小学生“追星族”中的很多成员,同时也在做着“明星梦”,并时常为这种梦的不能实现而痛苦不堪。今年13岁的张宁就恨透了父亲。张宁是某院校附中的一位中学生,她追逐的偶像人物是“歌坛美女”邝美云。先前,张宁还并没有什么分外之想,问题出在她后来知道了她有一个姑妈在香港某家影视中心任节目主持人。张宁长得俊秀,她相信,只要有姑妈撑腰,她到香港当个歌星是绝对不会有啥问题的。有天,张宁把这想法告诉了父亲,让父亲说啥也要给她帮这个忙,带她到香港姑妈那儿去。父亲当然不会答应。父亲心里清楚,张宁自打长到这么大,他只见她上过一次舞台,而且还是班里组织的大合唱。“这怎么行?”父亲说,“你如果喜欢文艺,我劝你还是先在学校的舞台上展现展现,等有点名堂了,再找你姑妈也不迟。”可张宁懂什么,她一口咬定,只要父亲能送她去香港,她就准能成为大歌星。面对如此纯情的女儿,这位父亲还能说点什么呢,他只能一笑了之。正因为父亲没帮这个忙,13岁的张宁至今仍在恨着自己的父亲。

感情太深难以自拔

一日,我向还在上初中三年级的女儿打趣道:“爸考你一下,看你能说出多少个港台歌星的名字?”于是乎,女儿一边说,我一边搬指头,她一口气竟报出了41个。什么“四大天王”,“四小天王”,“忧郁歌王”,“梦中情人”……连绰号她也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女儿学习一般化,咋就对港台歌星记得这么准?我百思不得其解。

那天,某纺织厂一位女工下班回家,刚打开房门,便见女儿爬在床上“嗯嗯”地哭。见女儿哭得这般伤心,这位女工吓坏了,忙过去扳住女儿肩头,颤着声儿问:“兰兰,咋了?哭啥哩?”女儿也不答话,反倒哭得更加伤心。这位女工见此情景,更慌了,一下子把女儿搂在怀中,流着眼泪说:“我娃别怕,天大的事有妈担着。快告诉妈,到底发生了啥事情?”女儿在母亲怀中哭过一阵之后,这才哽咽着说:“陈百强,出……出车祸了。”“陈百强?哪个陈百强”母亲不懂。“就是香港歌星陈百强吆”。母亲终于听明白了,骂道:“你这死女子,陈百强是你什么人?也值得这么哭?!”遂把女儿往床上一推,再没去理她。

一个不该忽略的问题

中小学生“追星族”崇拜的偶像人物,男的大都是帅哥靓仔,女的则美若天仙。在接触到的社会、企业和民办学校中,普遍反映:“这种现象严重存在”,“城镇中小学生比农村中小学生更为突出。”某企业子弟中学,420名中学生均为“追星族”成员,达100%;有381名同学均在家中自己住的屋子墙壁上张贴有他们各自喜欢的港台歌星的头像,占全校学生人数的90.7%;有300名同学各自都备有一本“歌星”登记本,上面记载着台港歌星的最新信息,粘贴着台港歌星的小型画片,书写着歌迷对歌星的感受,以及港台歌星们的通信地址等,占全校中学生人数的71.4%。

一位女同学说:“我喜欢林志颖,因为他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男子。”

一位男同学说:“刘德华的歌声悦耳动听。”

还有同学说:“苏芮就象我的大姐姐。”

面对如此单纯、简单、肤浅的回答,笔者不禁陷入了沉思:我们这些当家长的,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忽略了一个不该忽略的问题? (田信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