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傻人”说
(渭南) 张绪田
前几天,一位久疏音讯的同窗突然来访,有朋自远方来,免不了一场海阔天空的神聊,豪侃之间,始知目前社会上流传着几句民谣;灵人捞钱,傻人上班,懒人搬砖(指玩麻将赌博)。乍一听,觉得怪新鲜的,短短数语,生动、逼真地勾勒出当今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形象,我真佩服收集、整理这些民谣的“民间艺人”高超的文字概括水平。但仔细一想,自己该属什么人呢?如果对号入座,我等不屑事赌,亦非坐贾,几十年养成了坚持八小时的习惯,非戴“傻人”这顶帽子莫属了。于是有点困惑了。按照一般中国人的理解,所谓傻人,就是大脑不开窍,傻里傻气的,呜呼,我等的形象竟成了这个样子?
最近读报,看到一则关于“大款比阔”的鲜闻,那些“达三江”、“通四海”的大款们,挺着鼓囊囊的腰腹,走南闯北,潇洒自在,一年四季生活在花天酒地、富丽堂皇之中,甚至有的一顿筵席,就甩出几十万元,看了谁不眼馋。可我等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上一月班,到头来只不过领二、三百元的薪水,要养家糊口,就得细水长流,精打细算,哪敢有别的奢望。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自惭形秽。怨谁呢?只怪自己缺乏捞钱的本领。如此一想,把我等划入“傻人”之列也不为过。
我并非害红眼病,也不是忌嫉人家大把大把捞钱,而对戴顶“傻人”的帽子,心里总有点不舒服。从我们共产党诞生起,就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坚持岗位,兢兢业业,廉洁奉公,鞠躬尽瘁,今天照样提倡,既然是对的,每个人都应当用自己的言行去实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象雷锋、王铁人、焦裕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典型,时至今日,他们的光辉形象仍然激励着大批后来者。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们,社会就显得有点苍白,你能说他们都是傻人吗?
人的价值取向背离,并非社会进步,恰恰有碍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发展。“按劳分配”是我国现阶段最合理的分配制度,可这“劳”的价值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却大有学问。有一位学富五车的教授,毕生致力于著书立说和培养学生,著作等等,桃李满天下,但他一年的收入只不过四、五千元,而他的儿子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这几年扑进了商品经济大潮中,一年就捞几十万元,老教授要求儿子挣钱有道,儿子却反唇相讥:“你一生讲道,到头来还是个穷教授”!老教授无言以对,只好连连摇头。“傻人”之有“傻气”真是一种悲哀,更甚的还在于哀莫大于心不死;“灵人”之有“灵气”,算是一种聪慧,更甚的还在于剪裁妙处非刀尺;懒人之有惰气,那是一种福份,更甚的还在于懒补造化天无功。呜呼三种人,使我辈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记得当年苏联著名诗人伊萨柯夫斯基说过:“光荣,不会给予一个专门去寻求它的人,然而它自己会走向一个并不想望光荣,但却诚诚恳恳地和自我牺牲地为公共福利而劳动的人”。这就是个人追求与社会效应的辩证法,也是一些“傻人”的自我解脱。“傻”就傻吧,任凭别人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