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古镇美的思考(散文)
张嗣兴
时下,大凡会议都要安排与会者去某名胜旅游,其借口和作用笔者不敢妄评。然年初在上海郊县的一次会议安排与会者游览就近的一个水乡古镇,却引发出笔者的很多遐想。
这个“江南古镇”就是近几年开始引起人们刮目的周庄。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据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与江苏省的吴江市、吴县和上海市的青浦县交界。由于它“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特有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面貌。由于处在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的环抱之中,河湖阻隔,也使其避开了历代兵焚战乱,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镇建筑物及其独特的格局,在国内十分罕见。
人们突然发现,就在拥挤喧闹的上海、苏州附近,有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水乡古镇。在窄长的石板街中,普普通通而又经年久远的民宅民居群内,秀美绿黄的田野上,湾叉密布的河水间,可以欣赏历史的遗迹,探究民俗的渊源,觅得一份野趣,溢出几份真情,使浮躁的心灵复归宁静。
于是建筑学家们来了,测绘研究,说“周庄是淀山湖畔的一块翠玉”。
画家们来了,描绘“小桥、流水、人家”、说“周庄集水乡之美”。
电影艺术家们来了,在这里摄电影,拍电视,把周庄比做“东方的威尼斯”。
美食家们来了,清水湖鲜,以解“莼鲈之思”。
台湾作家“三毛”来了,要“静静的”在“大街小巷,走个够”。魂牵梦咏“难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周庄以外的周庄说热闹异常。
周庄依然平静,周庄依然苍老,依然朴素,依然不施粉黛,却依然内秀如初。
我看周庄平平谈谈,象一块活的历史化石,平常得象一块普通的石头。当然我知道“空瓶子不响,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噹”的道理。
我看周庄,象看《红楼梦》一样,是一部难解“其中味”,一眼望不到底的书。当然我了解曹雪芹说的:“……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的味道。
我看周庄人化了的,自然所显示出的文化性,耐人寻味,其独特的品韵,虽非黄金的光泽闪烁却有“舍利”的晕环。我深感自己还不曾彻悟,但一种真实的美已从眼前化入了思考。
时下,“达标”风行,假如周庄也要达标,一番数百万的投入过后,古镇客栈明清的木楼变成了宾馆大厦,临水的白条桌、白条橙的酒肆变成了摩登酒吧,斑斑落落的古风犹存的老墙变成了巨幅广告牌,摇动时“吱吱”做响的小木船在街河中的穿行变成了高速汽艇的游戈,妙趣天成的青石板街道变成了水泥大马路,白墙黑瓦的民宅一律用马赛克包裹起来,……。这还是周庄吗?这个周庄还美吗?笔者惑惑。
假若周庄街河清疏,老房修缮,广兴教育,文明民风,通达商务,兴隆市场,周庄则会更洁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