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国宏观调控开始摘果
各项经济指标已逐步进入正常值范围
本报讯 综合外报消息,随着整顿金融秩序、提高存贷利率、加快财税改革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储蓄下降、贷款规模失控、货币超量发行、银行支付危机等突出问题已经得到初步缓解。
1993年度的300亿国库券发行额于最近全部认购完毕。广州、青岛、深圳、山东等地率先完成各自推销任务后,被允许办理其他有价证券的发行上市。
投资结构和规模开始调整,对外汇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外汇价格回落趋于稳定,外汇市场进入相对平稳期。国家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由6月1日前的1美元兑10.8元人民币回落并稳定在8.5元左右。专家预测,人民币价格将渐趋正常水平,外汇市场进一步稳定。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据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0城市10所大型储蓄所调查,7月11日至20日,10天内增加存款4000多万元,比7月上旬多增875万元,增幅为24%。
信贷结构发生变化,资金开始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倾斜。到7月底,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就向铁道部发放铁路建设临时周转贷款27亿元。京九、兰新、南昆、浙赣、大秦(二期)等重点铁路工程已全面铺开。
金融秩序整顿初战告捷。依据国家有关金融法规,河北省先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150余家,限期停业,进行存款清偿和贷款回收;湖北省人民银行在全省范围内查出收回拆出资金等约有4000万元人民币。
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经济。据知,中共中央已决定在今年9、10月份对全国金融机构进行一次执行整顿金融措施情况的审计监督,内容包括违章拆借资金、投资情况、违反利率政策和挪用资金炒房地产、股票、有价证券等。 (边吉)